閲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14~15題。菊(唐)鄭谷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①...

來源:國語幫 1.08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14~15題。菊(唐)鄭谷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①...

閲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14~15題。

(唐)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①高。

野人餉菊有感

(明) 張煌言②

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

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③帶雨斜。

【注】 ①瓦松:寄生在高屋瓦檐上的植物,“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麼用處。②張煌言:明末抗清英雄,他率眾堅持抗清達十九年。③金心:菊的花朵。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鄭谷詩題為“菊”,雖通篇不着一個“菊”字,卻每一句均不離菊花。

B.鄭詩第三句的“滿”字,形象表現出菊花的清香沁人心脾,綿綿不絕

C.張詩第二句寫居於鄉野的百姓出於對詩人品格的敬佩,而贈予他菊花。

D.張詩的前兩句直抒胸臆,後兩句託物言志,全詩既是寫菊,又是寫人。

15.同樣是寫菊,但兩首詩的思想感情卻不同,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回答】

14.D

解析:D.“張詩的前兩句直抒胸臆”錯誤,張詩的前兩句“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是敍事,不是直抒胸臆。

15.①鄭詩把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寫出菊花的高潔、清幽,表現了自己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高尚品格。

②張詩寫菊花的枝莖雖飽經風霜,但仍像鐵骨那樣堅硬,支撐花朵不受風雨侵襲而偏斜,表達了自己抗清愛國的堅貞志氣。(共6分,每點3分)

解析:鄭谷的詩歌中“王孫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種野生草,個頭較高,從外形看,與菊苗沒有太大的差別,養尊處優的公子王孫們,是很容易把菊苗當作蓬蒿的。作者直抒胸臆,直截了當地訓斥王孫公子“菊草不分”。其實這是鄙視他們不識人才。張煌言的詩歌前兩句“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寫鄉間的老百姓贈送菊花表現對詩人的敬仰之情,後兩句“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寫詩人借菊抒懷,以秋菊自喻。既讚美菊花的經霜鐵骨、凌霜貞姿,又表現自己抗擊清朝,堅貞不屈的決心和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

知識點:

題型:未分類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