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上,*主席提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自由,是全...

來源:國語幫 2.52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上,*主席提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自由,是全...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

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上,*主席提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的論斷,引發了人們對共同價值與“普世價值”關係的熱議。有人認為很難説清兩者究竟有什麼差異;有人認為兩者沒有也不應該有任何區別。顯然,這些認識將兩者混為一談了。

所謂“價值”,是客體對於主體需要的滿足和意義。現實世界中,人的主體形態多層次、多樣化,主客體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因此,並不存在超越時空、永恆不變的價值觀念。而“普世價值”,是以西方為中心的價值觀。它是“西方文明的獨特產物”,經歷了從西方宗教的普世主義,到西方神學家倡導的普世倫理,到而今代表西方強勢話語、專指西方*理念和制度模式的演變過程。美國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坦言:“普世文明的概念有助於為西方對其他社會的文化統治和那些社會模仿西方的實踐和體制的需要作辯護。普世主義是西方對付非西方社會的意識形態。”

揭露“普世價值”的本來面目,並不意味着否定人類共同價值的存在。相反,承認共同價值,才符合人類社會的基本事實和發展規律。人類的深層思維方式、心理結構具有共*,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時難免會碰到相同的問題,因而形成一些共同的價值觀念。正因如此,不同文明在相互隔絕的情況下也會產生相似的價值觀念。所以,共同價值的存在真實地反映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一個基本特徵。

把共同價值混同於“普世價值”,沒有認識到二者的本質區別。在倡導主體方面,我國是前者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代表的是一大批新興經濟體和發展*家以及最為廣泛的愛好和平、發展、公平、正義、*、自由的世界民眾;美國是後者的倡導者,代表的是西方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在形成條件方面,前者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主張文明的多樣*不能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而後者則是打着西方人本主義的旗號,鼓吹的是西方文明中心論。在戰略目的方面,前者的提出,旨在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關係,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從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後者的提出,則意欲確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價值共同體,其目的絕非幫助其他國家走上康莊大道,而是為了顛覆不符合自身意願和利益的他國*,以獲取巨大的戰略利益和戰略資源。

總之,共同價值反映的是不同個體、民族、國家之間的共*。它不是某個地域特殊價值的人為提升,不能由任何人的主觀設計而產生,只能在人類在認識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在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過程中自然形成。那種把以自我為中心的特殊價值包裝成“普世價值”並強迫其他國家、民族人們遵行的企圖和做法,最終會不得人心,也不能得逞。

(摘編自項久雨《莫把共同價值與“普世價值”混為一談)

4.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關於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論斷,有人忽視了或無視其與“普世價值”的差異。

B.因為在現實世界中人的主體形態及主客體之間的關係時多層次和多樣化的,所以並不存在超越時空、永恆不變的價值觀。

C.普世價值鼓吹西方文明中心論,是西方文明的獨特產物,歷經由普世主義、普世倫理,到專指西方*理念和制度模式的演化。

D.普世文明是西方對付非西方社會的意識形態,這一概念有助於為西方在文化方面統治其他社會和某些社會模仿西方作辯護。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不同文明相互隔絕也會產生相似的價值觀念,是因為人類自身某些條件存在共*及所遇客觀情況可能相同。

B.倡導共同價值的我國代表新興經濟體、發展*家和世界民眾;倡導普世價值的美國代表西方的少數資本主義國家。

C.共同價值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認為其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普世價值以西方文明為中心,要同化世界文明。

D.共同價值的提出,旨在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普世價值的提出,意欲顛覆他國*,獲取戰略利益和資源。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主席有關“和平、發展、公平、正義、*、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的論斷,明確了人類所追求的共同價值所指。

B.共同價值的存在,是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一個基本特徵的真實反映;承認而不是否定共同價值的存在,符合人類社會的基本事實和發展規律。

C.共同價值和普世價值在倡導主體、形成條件、戰略目的方面存在本質區別,混淆或故意混淆二者區別是因未看到普世價值的欺騙*。

D.共同價值反映的是不同個體、民族、國家的共*,它是在人類認識改造世界過程中、在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

【回答】

4.D

5.B

6.C

【解析】

4.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的理解和概括能力。D項,“‘普世文明’是西方對付非西方社會的意識形態”不妥,應改為“普世主義”。選項偷換概念。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此類題目答題時應注意分清答題的區域,錯誤設置一般為混淆範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無中生有等,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概括文章的內容較難,答題時首先瀏覽選項,在文中找到選項對應的區位,然後仔細分析,比如本題,題幹要求選出“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考生可以到文中尋找選項的內容,選項D是針對第二段設置,文章裏説的是“普世主義是西方對付非西方社會的意識形態”,選項説成“普世文明”,偷換概念。

5.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對文意的理解能力。B項,從第四節來看,我國代表的不是所有的世界民眾,而是“最為廣泛的愛好和平、發展、公正、正義、*、自由的世界民眾”。選項擴大範圍。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時候,首先應認真審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那就要求考生應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內容;然後認真辨析所給的選項,把文本的信息和選項進行比較,看選項有無改變文章的表述。比如本題的B 項,源自文章第四節,文中的表述是“我國是前者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代表的是一大批新興經濟體和發展*家以及最為廣泛的愛好和平、發展、公平、正義、*、自由的世界民眾”。

6.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C項,從“普世主義是西方對付非西方社會的意識形態”“把以自我為中心的特殊價值包裝成‘普世價值’並強迫其他國家、民族人們遵行的企圖和做法”來看,普世主義的推行者“故意混淆”共同價值、普世價值,是出於主觀故意,不是“未看到”普世價值的欺騙*。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像這種題目,考生應先認真審題,要從題幹中審明答題的方向,比如本題中,“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然後就要到文中找到與選項有關聯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與選項是否一致。比如選項C.“混淆或故意混淆二者區別是因未看到普世價值的欺騙*”有誤,從文章的表述來看,普世主義的推行者應是主觀故意。

知識點:科普類文本閲讀 社科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