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實用類文本閲讀(12分) 閲讀下列材料,完成7~9題。史學家呂思勉先生陳吉龍   六歲,他就開始讀經書、...

來源:國語幫 3.16W

問題詳情:

(三)實用類文本閲讀(12分)

 閲讀下列材料,完成7~9題。

史學家呂思勉先生

陳吉龍

    六歲,他就開始讀經書、學八股;八歲起開始接觸史學,啟蒙者是他的母親。後來在父親指導下,他從頭至尾點讀完了《綱鑑易知錄》,後來又花了半年時間,點讀了編年體通史《通鑑輯覽》,對*歷史有了一個概略的瞭解。與此同時,他還跟母親學習了《説文解字》。

    他就是著名史學家呂思勉先生。

    1894年,*午戰爭爆發,先生十一歲,已開始讀報,關心時事。1898年戊戌變法,風雲人物康有為、梁啟超成了他心目中的楷模。他讀梁啟超、康有為等人的文章、著作,思想上受了很大影響。

    他十五歲開始閲讀正史,或抄錄或點讀,極其認真,且閲讀速度驚人,能日讀十四卷,每讀書必從頭至尾看完。十六七歲間,其父按蘇常一帶讀書人家教子弟讀書的常用方法,要他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通讀一遍,以便在做學問之初,可知整個學問的概況及分類,知道天下學問有哪幾種,每種源流派別如何,對學術史作一鳥瞰。他讀得很認真,花了兩年多時間,將經、史、子三部全部讀完,只是集部讀了一半。

    在父親的指導下,他又閲讀了《日知錄》《廿二史札記》等書,着重學習怎樣閲讀史書及寫作札記的方法。後來在經學名家丁桂徵先生的指引下,他又花了三四年功夫,將有關小學的書及《十三經注疏》精讀一遍,使經學、文字學成為治史的得力工具。1904年,他在邑人創設的“讀書閲報社”聽了元史專家屠寄先生的一次講座,深受影響,開始研讀遼金元史,從此愛好民族問題的研究。那年他二十三歲,首次讀遍了“二十四史”。

    先生每讀書必用硃筆圈識,或眉批,或將材料抄錄,加題識或按語,分類保存,在此基礎上寫成讀書筆記。待有心得,意見成熟,即寫成札記、論文或專著。如此五十年如一日,形成了先生紮實的治學功力及精切嚴謹的學風和文風。

    1925年“五卅”慘案之後,上海聖約翰大學愛國師生為悼念被殺害工人舉行*,並在校內下半旗誌哀,以示對帝國主義的*。美籍校長卜芳濟竟蠻橫地將當時的國旗拉下,踩在地上。於是全校師生憤而離校,並謀創光華大學。張壽鏞先生任校長,知名學者如錢基博、胡適等激於愛國熱忱,紛紛執教光華。當時已應滬*大學之聘的先生,看到光華初創,便決定赴光華任教,為*人自己辦的大學出一把力,爭一口氣。從此,幾與光華終生相伴。

    他進光華後,每週上課十多節,先後開過*通史、*民族史、文字學等十餘門課程。他常穿深*長衫或袍子,戴一副深*近視眼鏡,謙遜、質樸、睿智而又自信,具有東方學者的風度和氣質。他的課極富魅力,很多受業學生認為聽他講課是一種享受。他上課時帶幾本古籍上堂,先以剛勁挺拔的書法板書一二段提綱,然後邊踱方步邊緩緩講授,言詞清晰,語氣平和,引經據典,脱口而出。先生雖自稱是個專門讀書的人,但他歷來反對死讀書。他認為讀書不能脱離實際,學問在空間,不在紙上。

    1937年7月7日,*戰爭爆發。同年11月29日常州淪陷。當時他對女兒説:“我已年過半百,決不向日本人低頭!”他雖然生活清苦,但是立身持正,志節凜然。那時候常州,城門口有日本兵的崗哨,行人經過時要脱帽,他“遂不帽,誓言吾必光復乃戴帽”。1945年日本侵略*投降後,光華大學覆校,翌年他特地在上海買了一頂六合帽戴上,揚眉吐氣,昂然歸故鄉。                               (摘編自陳吉龍《史學家呂思勉先生傳》)

    相關鏈接:

    (1)呂思勉(1884-1957),與陳寅恪、陳垣、錢穆並稱為近代史學四大家。他學識淵博,具有深厚的國學根底,同時又極富獲取新知的熱情。治學領域廣泛,在*通史與多項專史的研究上都有建樹,並撰寫了大量教學用書和通俗讀物,同時關注國事,心繫民生。

                     ——李波《呂思勉與二十世紀前半期的新史學》

    (2)先生不喜走訪知名人士,自述見名人輒自遠,不涉無謂的社會交際。沒有學歷學位,無黨無派,遵從父訓,一生唯好教書授業,小學、中學、大專、大學都教過。1926年進入光華大學,不久即受聘為史學系系主任,遂自託為終身歸宿,前後凡30餘年。

                               ——王家範《呂思勉與“新史學”》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呂思勉父親依照蘇常一帶讀書人家教子弟讀書的常用方法,指導呂思勉通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便他在做學問之初對整個學問概況及分類有了解。

B.呂思勉六歲開始讀經書,八歲接觸史學,十一歲開始讀報,十五歲開始閲讀正史,二十歲開始研讀遼金元史,這些都是在父母的啟蒙和指導下進行的。

C.呂思勉治學領域廣泛,對*通史和多項專史以及文字學都頗有研究,他在光華大學曾開通*通史、*民族史、文字學等十餘門課程。

D.呂思勉關注國事,愛國憂民,光華大學初創之際,已應滬*大學之聘的他毅然決定赴光華任教,為*人自己辦的大學出一把力,爭一口氣。

8.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4分)

A.呂思勉十幾歲時就結識戊戌變法風雲人物康有為、梁啟超,閲讀他們的文章、著作, 受他們的思想影響,把他們奉為心目中的楷模。

B.呂思勉讀書認真且速度驚人,每讀一書,必從頭至尾看完,到二十三歲時已將“二十四史”讀了幾遍,奠定了他成為史學家的堅實基礎。

C.呂思勉學識淵博,國學根底深厚,具有東方學者的風度和氣質,在光華大學先後開設十餘門課程,他講課引經據典,深受學生喜愛。

D.1937年*戰爭爆發後,身居淪陷區常州的呂思勉,不齒於行人向城門口的日本崗    哨脱帽行禮的行為,發誓光復後才戴帽子。

E.呂思勉不喜結交知名人士,更不涉足無謂的社會交際,沒有學歷學位,遵從父訓,一生唯好教書,從小學到大學各學段學生都教過。

9.作為一位優秀的史學家,呂思勉先生治學成功的要素有哪些?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三)實用類文本閲讀(12分) 閲讀下列材料,完成7~9題。史學家呂思勉先生陳吉龍   六歲,他就開始讀經書、...(5分)

【回答】

7. B(研讀遼金元史是在屠寄先生的影響下進行的。)

(A項呂思勉並沒有結識康梁二人,也不是讀了二人的著作,受其思想影響才奉其為楷模的。B應為“首次讀遍了二十四史”, D原文並沒有他“不齒於行人”行為的意思。)

9.(1)父母啟蒙指導,名家引領:呂先生讀書受母親啟蒙,經父親指導學會許多讀書方法;治學中得到經學家丁桂徵先生、史學家屠寄先生的指引影響。

(2)治學態度勤奮執着:呂先生治學中閲讀了大量書籍,積累大量史學知識;潛心科研,五十年如一日。

(3)治學方法科學嚴謹:呂先生為了治史,還學習了經學、文字學,學習了閲讀史書以及寫札記的方法。

(4)治學領域廣泛:他在光華大學先後開過*通史、*民族史、文字學等十餘門課程。

(5)甘於平凡:不喜歡走訪名士,不涉無謂的社會交際。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