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朱休度,字介斐,浙*秀水人。乾隆*年舉人,官嵊縣訓導,以薦授山西廣靈知縣。值...

來源:國語幫 1.19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朱休度,字介斐,浙*秀水人。乾隆*年舉人,官嵊縣訓導,以薦授山西廣靈知縣。值大荒疫,流亡過半,休度安撫招徠。履勘勸耕,一年而荒者墾,三年而無曠土。糧清賦辦,獲優敍。休度尤善決獄。有劉杷子妻張者,以夫出,飢欲死,易姓改嫁郭添保。疑郭為略賣注,手刃所生子女二而自剄。休度詣驗,婦猶未絕,目郭作聲曰:“販,販。”察其無他情,讞定。杷子歸,眾曰:“汝欲知婦所由死,問朱爺。”休度語之狀,並及其家某事某事。杷子泣曰:“我歸愆期至此,勿怨他人矣。”稽首去。薛石頭偕妹觀劇其友目送之薛怒刃傷其左乳死自承曰早欲殺之死無恨越日,復詰之曰:“一刃何即死也?”薛曰:“刃時不料即死。”曰:“何不再刃?”薛曰:“見其血出不止,心惕息,何忍再刃?”遂以誤殺論之,減戍。休度嘗曰:“南方獄多法輕情重,北方獄多法重情輕,稍忽之,失其情矣。”待人以誠,人亦不忍欺。周知民情,訴曲直者,數語處分,民皆悦服。數年囹圄一空,舉卓異。嘉慶元年,引疾歸,縣人懇留,不得,乞其“壺山垂釣”小像勒諸石。歸後,主講剡川書院,選史漢以來文章類要以教士。偶患心疾,不能觀書,則考金石文字自娛,作《石*記》。休度博聞通識,於書無所不窺,詩深於南宋,排比聲律最精,以其鄉朱彝尊、錢載為法。任校官時,採訪遺書,得四千五百餘種,撰總目上諸《四庫》。時大學士王傑為學政,任其一人以集事,時盛稱焉。嘉慶十七年卒,年八十一。歿後,祀廣靈名宦祠。

(節選自《清史稿·循吏傳》,有刪改)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朱休度,字介斐,浙*秀水人。乾隆*年舉人,官嵊縣訓導,以薦授山西廣靈知縣。值...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朱休度,字介斐,浙*秀水人。乾隆*年舉人,官嵊縣訓導,以薦授山西廣靈知縣。值... 第2張 略賣:劫掠販賣。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薛石頭偕妹觀劇/其友目送之/薛怒/刃傷其左乳/死/自承曰/早欲殺之/死無恨/

B.薛石頭偕妹/觀劇其友目送之/薛怒/刃傷其左乳/死/自承曰/早欲殺之/死無恨/

C.薛石頭偕妹觀劇/其友目送之/薛怒刃傷其左乳死/自承曰/早欲殺之死/無恨/

D.薛石頭偕妹/觀劇其友目送之/薛怒刃傷/其左乳死/自承曰/早欲殺之死/無恨/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訓導,明清兩代學官官名,府、州、縣學中設此官輔助主官管理文教事務。

B.卓異,本義為出眾,古代定期考核官吏,政績突出、才能優異者稱為卓異。

C.史漢,後世將古代史傳文學的傑出代表《史記》和《後漢書》並稱為“史漢”。

D.四庫,又稱四部,*古代圖書分類名稱,這裏指清乾隆時修撰的《四庫全書》。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朱休度治理地方頗有政績。他剛到廣靈縣任職時,恰逢大規模饑荒和瘟疫,百姓逃亡過半;他安撫民眾,招徠流民,幾年時間就使廣靈縣恢復生機。

B.朱休度善於斷案。他斷案時能深入實際,體察民情,耐心傾聽百姓意見,常常幾句話就能解決糾紛,讓老百姓心服口服,使廣靈縣社會治安良好。

C.朱休度贏得了廣靈縣百姓的由衷愛戴。他因病辭官回鄉,離任時百姓再三挽留;百姓為他刻石塑像以紀念其功績;他死後被安葬在廣靈縣的名宦祠中。

D.朱休度才學出眾。他興趣廣博,無書不讀,詩歌創作造詣頗深;因病不能讀書時,就以考*金石文字為樂,並將心得撰寫成《石*記》一書。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履勘勸耕,一年而荒者墾,三年而無曠土。

(2)休度嘗曰:“南方獄多法輕情重,北方獄多法重情輕,稍忽之,失其情矣。”

5.薛石頭殺人案中,薛已經認罪,朱休度為什麼還要隔日再次審問?

【回答】

1.A

2.C

3.C

4.(1)(朱休度)深入民間調查(百姓的生活情況),鼓勵百姓(恢復)農業生產,一年後荒地就得到開墾,三年後廣靈縣就沒有空閒的土地了。

(2)朱休度曾經説:“南方的案件處理往往更多地輕視法律、注重情義,北方的案件則往往更多地注重法律、輕視情義,稍有疏忽輕慢,就會遠離真相。”

5.從案情看,薛石頭是否故意殺人是本案的關鍵,是能否判他死刑的決定*因素;薛石頭和死者是朋友關係,與供詞“早欲殺之”相矛盾,供詞明顯是衝動之語;朱休度斷案強調“情”,即實際情況、真相。

【分析】

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劃線句的意思是,縣裏一個叫薛石頭的青年帶着妹妹去看戲,他的一個朋友一直(無禮地)盯着薛石頭妹妹看。薛某氣憤不已,當即用*刺向對方,傷至對方左乳,導致其死亡。(薛某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因此在官府審訊時)自己承認(或者:大大咧咧地)説:“我早就想殺死他,現在一點兒也不後悔。”

“薛石頭偕妹觀劇”“偕妹”和“觀劇”共同陳述主語是“薛石頭”,且下一句“送之”的主語是“其友”,兩句主語不一致,中間要斷開,排除BD項;

“刃傷其左乳”,導致結果是“死”,而不是“左乳死”,且前一句“傷”的主語是薛石頭,下一句“死”的主語是“其友”,主語不一致,之間斷開,排除C。

故選A。

2.本題考查識記文化常識的能力。

C項,“《史記》和《後漢書》並稱為‘史漢’”錯誤,“漢”應指《漢書》。《漢書》,又稱《前漢書》。史漢,指《史記》《漢書》的並稱。

故選C。

3.本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鑑賞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C項,“被安葬在廣靈縣的名宦祠中”錯誤,原文“歿後,祀廣靈名宦祠”,意思是“他死後,靈位被供奉在廣靈縣名宦祠中”,可知應該是他的名字和神位被供奉在名宦祠。

故選C。

4.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

第一句中,句首添加主語“朱休度”;“履勘”,親自調查;“勸”,鼓勵;“曠”,空曠、荒蕪。

第二句中,“嘗”,曾經;“獄”,審判案件;“法輕情重”,輕視法律,注重情義;“忽”,疏忽、輕視。

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意,篩選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到文中找到薛石頭殺人一案,瞭解案件的內容,然後結合朱休度的審判來分析隔日再次審問的原因。先看案件本身,“薛石頭偕妹觀劇其友目送之薛怒刃傷其左乳死自承曰早欲殺之死無恨”意思是“薛石頭帶着妹妹去看戲,他的一個朋友一直(無禮地)盯着薛石頭妹妹看。薛某氣憤不已,當即用*刺向對方,傷至對方左乳,導致其死亡。(薛某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因此在官府審訊時)自己承認(或者:大大咧咧地)説:我早就想殺死他,現在一點兒也不後悔”,從案件本身來看,薛石頭和死者是朋友關係,既然是朋友關係,何來“早欲殺之”?所以薛石頭的招供有衝動之嫌。從之後朱休度的審判來看,“刃時不料即死”“見其血出不止,心惕息,何忍再刃”意思是“我刺他時並沒有料到能殺死他”“我看到他鮮血淋漓,非常害怕,哪裏還敢再刺他”,由此可知,薛石頭並非故意殺人,而是否故意殺人對於案件的判定騎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朱休度對於南北方案件審理的評論來看,“南方獄多法輕情重,北方獄多法重情輕,稍忽之,失其情矣”意思是“南方的案件處理往往更多地輕視法律、注重情義,北方的案件則往往更多地注重法律、輕視情義,稍有疏忽輕慢,就會遠離真相”,由此可知,朱休度斷案看重事實真相。這些都是複審的原因。

【點睛】

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穩住神,快速地瀏覽一遍。初步明確“什麼時間、什麼人、什麼事、前因後果、誰説了什麼話”等等,讀懂個大概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的考試,要一遍把他全部讀懂,很少人能夠辦到;

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閲讀中,要根據題幹得要求,結合各選項的具體內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的位置,運用課內所學的知識(實詞、虛詞、活用、句式等),解決完成較為容易的題目;

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要解決較難的題目,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複核的過程。

參考譯文:

朱休度,字介斐,浙*秀水人。乾隆*年考中舉人,先出任嵊縣訓導一職,後來被舉薦為山西廣靈知縣。當時廣靈縣恰逢嚴重的饑荒和瘟疫,百姓逃亡過半。他安撫民眾,招徠流民。他深入民間調查百姓生活情況,鼓勵百姓從事農業生產,一年後荒地就得到開墾,三年時間廣靈就沒有空閒的土地了。廣靈縣能及時足額繳納賦税,朱休度也獲得了上級嘉獎。朱休度還善於斷案。當地有一個叫劉杷子的人,他的妻子張氏因為劉杷子外出(久久不歸),快要被餓死了,無奈下改嫁郭添保。(婚後)張氏懷疑郭添保可能是個人販子。(羞憤之下)她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孩子而後自殺。朱休度趕到現場時,張氏還沒斷氣,瞪着郭添保説:“販,販。”朱休度審問後沒有發現其它情況,就將此案結案。劉杷子回來後,眾人都説:“你想要知道你老婆為什麼死,就去問朱大人吧。”朱休度將當時的實際情況告訴劉杷子,並且將家裏還發生了哪些事都一併告訴他。劉杷子哭着説:“(這樣的慘事)是我久久不歸造成的,不要怨別人啦。”向朱休度行禮後離開。縣裏一個叫薛石頭的青年帶着妹妹去看戲,他的一個朋友一直(無禮地)盯着薛石頭妹妹看。薛某氣憤不已,當即用*刺向對方,傷至對方左乳,導致其死亡。(薛某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因此在官府審訊時)自己承認(或者:大大咧咧地)説:“我早就想殺死他,現在一點兒也不後悔。”第二天,朱休度又審問薛某説:“(你也不是殺人慣犯)為什麼一*就能殺死對方?”薛某老實回答説:“我刺他時並沒有料到能殺死他。”朱休度繼續審問:“你不知對方是否死亡,為什麼不再刺幾*?”薛某回答説:“我看到他鮮血淋漓,非常害怕,哪裏還敢再刺他?”最後按照誤殺,對其減輕處罰,發配邊疆。他曾經説:“南方的案件處理往往更多的輕視法律、注重情義,北方的案件則往往更多的注重法律、輕視情義,稍有疏忽輕慢就會遠離真相。”因為朱休度對老百姓以誠相待,老百姓也非常信任他。他斷案時深入實際,詳細體察民情,耐心傾聽百姓訴説案件中的細節,常常幾句話就徹底解決糾紛,讓老百姓心服口服。幾年後,(當地社會治安良好)官府監獄空空如也,上級對其考核,評定為“卓異”。嘉慶元年,他因病辭官,當地百姓誠懇挽留他。挽留不成,就索要他的“壺山垂釣”小像,將其刻成雕像。回家後,他主講剡川書院,選取《史記》《漢書》以來的優秀文章、分類編纂,用以教導家鄉士子。他偶然得了心疾,不能讀書,就以考*金石文字為樂,(將心得)著成《石*記》一書。朱休度博聞通識,無書不讀,學習南宋詩頗有心得,最善於排律,作詩效法同鄉前輩朱彝尊、錢載。他擔任學官時,訪問採集散落在民間的書籍,共得到4500餘種,將其編撰成總的書目,進入《四庫全書》。當時大學士王傑擔任當地學政,他任用朱休度一個人就完成了這項艱鉅的任務,當時人都稱讚王傑知人善任、朱休度才學過人。嘉慶十七年朱休度去世,時年八十一歲。他死後,靈位被供奉在廣靈縣名宦祠中。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