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實用類文本閲讀(12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錢穆評傳郭齊勇汪國羣   1930年的秋天,錢穆...

來源:國語幫 2.4W

問題詳情:

(二)實用類文本閲讀(12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錢穆評傳郭齊勇汪國羣   1930年的秋天,錢穆...

(二)實用類文本閲讀(12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錢穆評傳

郭齊勇 汪國羣

    1930年的秋天,錢穆應聘去燕京大學,從此開始了他幾十年的大學教書生涯。1930年至1949年期間,是錢穆把自己的民族憂患意識與自己的學術研究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自己史學思想體系的時期。

    1931年夏天,錢穆應聘執教*大學。他講課史料充分,並能彼此相關,上下相顧,遵從客觀,不發空論。對制度經濟、文治武功等,選擇歷代的精華,闡述其發展流變與相承,更為重要的是根據歷代人的有關意見,來陳述有關的各項得失。

    在北大期間,錢穆不僅教學,還從事學術研究,把教學與學術研究結合起來。他先後出版了兩部重要的代表作:《先秦諸子系年》和《*近三百年學術史》。

    錢穆對諸子學的研究大有貢獻。前人考*諸子年世,多依據《史記》中的《六國年表》,而《史記》也有不少錯誤,並非絕對可靠。《竹書紀年》可以補此缺陷,但此書出而復佚。今傳世本錯誤百出,如不加整理很難作為考辨的依據。加上一般人都信史籍而不信諸子之書,以致諸子年次難以成其條貫。如上所述,錢穆研究《竹書紀年》釐訂今傳世本的錯誤,以此來訂正《史記》中的偽誤,註釋的牴牾。同時又考諸子羣書,參*諸子的行事,*上的事故,六國的年代順序,與山川地理參伍以求,錯綜以驗,辨偽訂偽,定世排年,立一説必推之子書、史書而皆須準確無誤,*一偽必考其時間、地點而確皆無誤,真是絲絲入扣。至於其辨析之精,引*之博、則是世所罕見的。然而,錢穆初衷不想單純為考據而考據,而是想使研究戰國史的人對這一段紛亂的史事有比較清晰明朗的年代順序為信據。

    錢先生《先秦諸子系年》得到學術界的好評。據楊樹達日記,陳寅恪先生對錢著評價很高。楊先生在日記中寫道:“1934年5月16日,出席清華歷史系研究生姚薇元口試會。散後,偕陳寅恪至其家。寅恪言錢賓四(穆)《諸子系年》極精湛。時代全據《紀年》訂《史記》之誤,心得極多,至可佩服。”此書實為清代考*諸子之學的總結。

    1937年5月,錢穆的《*近三百年學術史》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是他在北大上課的講義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錢穆不同意近代學者那種把漢學和宋學截然對立的觀點,認為不瞭解宋學,也就不可能知道漢學,更無法評論漢學宋學之是非。錢穆在此獨出心裁地將清代學術的淵源歸結為晚明遺老,乃至宋學。這種卓然不羣的見解,是特別值得注意的。因為近代學者言清代學術諸書,如章炳麟、梁啟超等的著作,均未嘗提及清代學術與宋學的聯繫,遂使人迷失其淵源。如今錢穆特為指出,才真正顯露出歷史的本來面貌。

    在西南聯合大學期間,錢穆寫成《國史大綱》。錢穆在書中指出,研究*歷史的第一個任務,在於能在國家民族內部自身求得其獨特精神之所在。*歷史的演進,其基本精神表現在學術思想文化演進上是和平與大同,協調與融化,與其他民族是不同的。輕言改革,則自食其惡果。他反覆強調中西文化演進不同,不能簡單地用西方歷史來套用*歷史,肯定不同國家民族之間文化的特殊*、差異*,以及文化價值的相對*。

    再看錢穆書中的取材佈局、用詞造句皆耗費了不少心血。有些讀史的人,不明白這部史書的佈局,何以詳於漢唐而略於遼金元清,詳於*而略於外族?在取材上,何以詳於制度而略於人事,詳於文化而略於戰爭?在詞句上,何以不用太平天國而用洪楊之亂?因為遼、金、元、清是異族統治*的時代,在歷史上稱之為亂世,漢唐是華夏民族治理*的時代,在歷史上稱之為治世。如果治亂不分,內外不辨,日本侵略*豈不是可以根據遼、金、元、清的故事,名正言順地擁有與統治我廣土眾民嗎?《國史大綱》一經出版發行,就成為全國大學的教科書,風行全國。對學生積極抗戰,增強民族凝聚力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選自郭齊勇、汪國羣《錢穆評傳》,有刪改)

相關鏈接:

    ①數十年孤陋窮餓,於古今學術略有所窺。雖居鄉僻,未嘗敢一日廢學。雖經亂離困厄,未嘗敢一日頹其志。雖或名利當前,未嘗敢動其心。雖或譭譽橫生,未嘗敢餒其氣。雖學不足以自成立,未嘗或忘先儒之榘鑊(jǔyuē)(規矩法度),時切其響慕。雖垂老無以自靖獻,未嘗不於國家民族世道人心,自任以匹夫之有其責。(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自序)

    ②錢先生主張學習西學,但是吸納和消融西學,必須應以本民族文化為主體,必須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主體*。(上海大學陳勇《固守傳統與融會中西》)

4.(原創)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在大學授課期間,錢穆先生據史而言,遵從客觀,不做空談。在治學過程中,他既把教學工作與學術研究相結合,也將自己的民族憂患意識與學術研究相結合。

B.《竹書紀年》一書出而復散,而今傳世的版本又錯誤百出,因而眾人都信史籍而不信諸子之書。錢穆先生對《竹書紀年》及諸子羣書的研究考*正是對諸子學的巨大貢獻。

C.他將清代學術的淵源歸結為晚明遺老乃至宋學,真正顯露出歷史的本來面目,這體現了錢穆先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務實的學術態度。

D.錢穆先生編寫了許多學術著作,建立了自己的史學思想體系,《國史大綱》成為全國大學的教科書,對推動學生積極抗戰和增強民族凝聚力起了很好的作用。

5.(原創)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4分)

A.《先秦諸子系年》辨析之精,引*之博,世所罕見,陳寅恪對錢著評價很高,認為此書實為清代考*諸子之學的總結。

B.前人考*諸子年世,是根據《史記》中的《六國年表》,而《史記》也有不少錯誤,於是錢穆先生就以今傳世本《竹書紀年》為據來考*諸子年世。

C.錢穆先生的《*近三百年學術》是他在北大上課用的講義,該書使清代學術尋得其淵源,顯露了歷史的本來面目,體現了錢穆先生獨特的學術見解。

D.本文引用楊樹達的日記,既讓內容豐富真實,又體現出錢穆先生《諸子年系》的學術成就和學術價值得到了學術界的好評。

E.錢穆先生並不輕言改革,也不贊成簡單地用西方歷史來套用*歷史,他主張要以本民族文化為主體,在國家民族內部自身求得其獨特精神之所在。

6.錢穆先生的身上有哪些治學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5分)

答:                                                                                        

                                                                                            

【回答】

4.B   強加因果,原文是“加上一般人都信史籍而不信諸子之書”。

5.E、D   A項對照原文第5段,“陳寅恪對錢著評價很高”是事實,但“此書實為清代考*諸子之學的總結”則是作者的看法。B項對照原文第4段,我們可以發現“前人考*諸子年世,多是根據《史記》中的《六國年表》”,選項少了個“多”字,直接説成“是”,就擴大了範圍;並且“錢穆就以今傳世本《竹書紀年》為據來考*諸子年世”與原文“錢穆研究《竹書紀年》釐訂今傳世本的錯誤,以此來訂正《史記》中的偽誤”語義不符合。C項是對原文第6段內容的理解。首先,錢穆的《*近三百年學術》是“他在北大上課用的講義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並非就是講義;其次,對照原文可知,錢穆將清代學術淵源歸結為晚期遺老乃至宋學,這是錢穆“獨出心裁”“卓然不羣”的見解,而不是所謂“在近代學者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

6.①嚴謹周密:在諸子學術方面的研究,辨偽訂偽,準確無誤,絲絲入扣,辨析之精,引*之博,世所罕見。②善於創新:《*近三百年學術史》獨出心裁,卓然不羣,將清代學術淵源歸為晚明,乃至宋學。③實事求是:講課史料充分,還原歷史、客觀陳述,不發空論。④不畏困難,持之以恆:雖經亂離困厄,未嘗一日缺其志,未嘗一日廢學。⑤責任擔當:治學時不慕名譽,不懼亂離,未嘗忘懷國家民族,常懷憂患意識,以盡匹夫之責任。⑥堅持從民族文化出發:在學術研究過程中,他懷有強烈的民族憂患意識,並主張以本民族文化為主體,必須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主體*。(答對五點,即滿分,一點1分)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