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題話説知音   林非兩千多年前的這個關於知音的傳説,已經深深地珍藏在無數華夏子孫的心...

來源:國語幫 3.3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題話説知音   林非兩千多年前的這個關於知音的傳説,已經深深地珍藏在無數華夏子孫的心...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題

話 説 知 音    林非

兩千多年前的這個關於知音的傳説,已經深深地珍藏在無數華夏子孫的心坎裏,有時發出細微的聲響,讓人們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時卻又像颶風似的咆哮,催促人們趕快付諸行動。神往和渴求充滿了崇高友誼的知音,是一種多麼純潔而神聖的情*。

説的是春秋時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專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鍾子期竟會聽得出神入化。當他將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時,鍾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詠着:“巍巍乎若泰山!”當他揮舞手指*出浩蕩迸湧的水聲時,鍾子期又像是站在滾滾的*河之濱,禁不住心曠神怡地叫喊起來:“湯湯乎若*河!”對這變幻無窮和神祕莫測的琴聲,怎麼能感應得如此絲毫不差,竟猶如從自己心絃上盤旋着飛翔出來的?如此神奇地領悟和熟稔伯牙*奏出來的裊裊情思,真像是變成了他的化身一般。這怎麼能不讓伯牙萬分興奮感激?困此當鍾子期死去之後,他就再也沒有心思觸摸琴絃了。知音難覓,怪不得唐代的詩人孟浩然,要反覆地感歎“恨無知音賞”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裏瀏覽着《呂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湯問》,思忖着知音這兩個字的分量,想得心馳神往時,眼前似乎籠罩着一陳陳飄蕩的雲霧,在惝恍和朦朧中超越了時間的阻隔,覺得伯牙老人隱隱約約地從這兩本典籍的字縫裏走出來,矍鑠地站在我身旁。當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時,多麼想唐突地勸慰他,依舊要不斷地奏出震撼人們靈魂的聲音,其中自然應該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讓人們更透徹地理解,智慧的靈魂和豐盈的情感是多麼值得懷念和尊重,像這樣美麗動人的樂曲,難道就不會薰陶出第二個、第三個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奏這迷人的絃索,哪裏還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總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況伯牙學習鼓琴的道路實在是太艱*了,我曾在《樂府解題》裏看到過這樣的記載。據説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開裂了,鮮血直往外冒,渾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絃上總是蹦出一絲絲渾濁和粗糙的聲響。於是苦心孤詣的恩師帶領他奔向波濤洶湧的東海,整日整夜在沙灘上躑躅。狂風吹腫了眼睛,暴雨淋濕了衣衫,烈日曬黑了皮膚,黯淡和淒涼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險些兒溺死在奔騰和呼嘯的海浪中。那鋪天蓋地怒吼着的波濤,茫茫無際蔓延着天涯,扶搖直上哀號和翱翔着的鷗鳥,霍地使他開啟了緊閉的心竅,琴聲突然變得悠揚而又壯烈,清洌而又浩瀚,剛勁而又纏綿,悲切而又歡樂,我似乎瞧見他無法遏止自己的淚水順着臉頰滾滾流淌。像這樣花費千*萬苦學得的技藝,輕易放棄了是多麼嚴重的損失,藝術的追求必須不懈地堅持下去,不能動搖和沉淪。

大凡能用聲音、圖畫或文字去打動人們的藝術家,往往會歷盡滄桑,甚至要闖過多少生死的關隘,還得在日後反覆地揣摩,晝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經耗盡了畢生的心血,投入瞭如此巨大的工夫,確實就應該永不停頓地奮鬥下去,將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終存留在人們心中,獲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1.愈伯牙遇到鍾子期這個知音,為什麼會“萬分的興奮和感激”?

                                                                       

2.知音的傳説已經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根據文意,分兩點對此概括説明。

                                                                               

3.愈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為千古佳話,但作者為什麼還要“唐突地勸慰

他”?根據文意,簡要回答。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A.這篇散文選擇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對早已深入華夏子孫心坎裏的知音的傳説進行評説,表達了作者對獲得知音的獨特看法。

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為線索,以敍述和描寫愈伯牙遇知音和艱苦學琴的經歷為主要內容,揭示知音難覓但又可求的主題。

C.“我似乎瞧見他,……滾滾流淌”一句,生動地描寫出伯牙學琴成功後激動與喜悦的心情,也融入了作者學藝的切身體會。

D.最後一段以“獲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與第一段神往和渴求知音的意思相呼應,又進一步闡釋了第一段的內容。

E.第一段中“有時發出細微的聲響,……催促人們趕快付諸行動”,形象地表達了知音的傳説帶給人們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回答】

1.因為俞伯牙的琴聲變幻無窮,神祕莫測,鍾子期卻能夠準確感應他的琴聲,領悟他的琴思。

2.(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經成為華夏子孫的一種純潔而神聖的情*。

(2)*古代典籍中多有記載、傳誦。

3.(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為失去鍾子期而不去尋求更多的新知音。

(2)千*萬苦學得的技藝不應輕易放棄,藝術的追求必須不懈地堅持下去。

4.AE

知識點:現代文閲讀 單元測試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