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閲讀材料,加深對歷史上*南經濟變化的認識。材料一鬆*府“壤地廣袤不過百里而遙,農畝之入非能有加於他郡...

來源:國語幫 2.74W

問題詳情:

(16分)閲讀材料,加深對歷史上*南經濟變化的認識。材料一鬆*府“壤地廣袤不過百里而遙,農畝之入非能有加於他郡...

(16分)閲讀材料,加深對歷史上*南經濟變化的認識。

材料一

鬆*府

“壤地廣袤不過百里而遙,農畝之入非能有加於他郡邑也。所由供百萬之賦……全賴此(棉織)一機一杼”。

蘇州府

“郡城之東,皆習機業。……計日受值”;盛澤鎮“供以蠶桑為業”。

嘉興府

王*涇鎮“多織綢,收絲縞之利,居者可七千餘家……”

湖州府

“俗皆織絹”;“惟湖以蠶……官賦私負鹹取足焉”;南潯鎮“煙火萬家”。

——摘編自明清史志資料

材料二  1840年後,長*三角洲的村鎮無不受到開埠帶來的影響。時人有詩:蠶事乍畢絲事起,鄉農賣絲爭赴市。……小賈收買交大賈,大賈載入申*(上海)界,申*鬼國正通商……番舶來銀百萬計,*商人皆若狂。今年買經更陸續,農人紡經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紡車,無復有心種菽粟。

——摘編自清末史志資料

材料三  馬克思在1853年就預言:“與外界隔絕曾是保存舊*的首要條件,而當這種隔絕狀態在英國的努力下被*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馬克思在這裏使用了“*”一詞,這無疑是侵略的同義詞。但他並沒有用侵略和被侵略來概括全部中外關係。……把侵略同侵略帶來的社會變化分開來,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思想。

——摘編自陳旭麓《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

(1)指出*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説明農業經濟與商品經濟的關係。閲讀材料一,概括明清時期*南經濟的主要變化。(5分)

(2)仔細閲讀材料二中的詩歌,結合時代大背景,分析長*三角洲的村鎮經濟發生的重大變動。(3分)

(3)閲讀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帶來的社會變化分開來”的思路,概括19世紀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侵略帶來的社會變化”對*經濟的影響。(8分)

【回答】

(16分)(1)特點:以小農户個體經營為主。(1分)

關係:農業經濟為主,商品經濟處於從屬地位。(2分)

變化: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紡織業顯著發展,市鎮經濟繁榮,資本主義萌芽。(2分)

(2)自然經濟加速解體;農產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場的影響;農業經濟與商品經濟的關係發生變化。(3分)

(3)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災難(2分)。社會變化:原有經濟結構遭到破壞(自然經濟逐步解體);(2分)社會經濟出現新成分(洋務企業、民族資本企業創辦,民族工業興起);(2分)*經濟被捲入世界市場(2分)

知識點:古代*的經濟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