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文章五訣①一篇文章怎樣才好看呢?先拋開內容不説,手法必須有變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

來源:國語幫 7.26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文章五訣①一篇文章怎樣才好看呢?先拋開內容不説,手法必須有變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文章五訣

①一篇文章怎樣才好看呢?先拋開內容不説,手法必須有變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寫、敍事、抒情、説理等。如就單項技巧而言,描寫而不單調,敍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説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更多時候是這些手法的綜合使用。變化再多,基本的東西只有幾樣,概括説來就是:形、事、情、理、典五個要素,我們可以稱之為“文章五訣”。五字中“形”、“事”為實,“情”、“理”為虛,“典”則是作者知識積累的綜合運用。因實用功能不同,常常是一種文體以某一種手法為主。比如,説明文主要用“形”字訣,敍述文主要用“事”字訣,抒情文主要用“情”字訣,論説文主要用“理”字訣。

②正如一根單絃也可以*出一首樂曲,只跑只跳也可以組織一場體育比賽。但畢竟內容豐富、好聽、好看的還是多種樂器的交響和各種項目都有的運動會。所以無論哪種文體,單靠一種手法就想動人,實在很難。一般只有“五訣”並用才能做成斑斕錦繡的五*文章。試用這個公式來檢驗一下名家名文,無不靈驗。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是一篇“記”,但除用一二句小敍滕子京謫守修樓之事外,其餘,“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都是寫形,“感極而悲”“其喜洋洋”是寫情,而最後推出一句震徹千年的大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形、事、情、理,四訣都已用到,文章生動而有深意,早已超出記敍的範圍。梁啟超的《少年*説》是一篇講國家圖強的論文,但卻以形説理,一連用了“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俠……”等九組*個形象。這就大大強化了説理,使人過目不忘。*的《為*服務》從追悼會現場説起,是形;講張思德燒炭,是事;沉痛哀悼,是情;為*服務,是理;引司馬遷的話,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是典。“五訣”俱全,如山立岸,沉穩雄健,生機勃勃。有人説馬克思的文章難讀,但是你看他在剖析勞動力被作為商品買賣的本質時,何等的生動透徹:“原來的貨*佔有者作為資本家,昂首前行;勞動力佔有者作為他的工具尾隨於後。一個笑容滿面,雄心勃勃;一個戰戰兢兢,畏縮不前,像在市場上出賣了自己的皮一樣,只有一個前途——讓人家來鞣。”在這裏,“形”字訣的運用,已不是一個單形,而是組合形了。可知,好文章是很少單用一訣一法,唱獨角戲,奏獨絃琴的。我們平常總感到一些名篇名文魅力無窮,原因之一就是它們都暗合了這個“文章五訣”的道理。

③常有人抱怨現在好看的文章不多,原因之一就是隻會用單一法。比如,論説文當然是以理為主,但不少文章也僅止於説理,而且還大多是車軲轆話,成了空洞説教。*般兵器你只會勉強使用一種,對陣時怎能不捉襟見肘,氣喘吁吁。不要説你想“俘虜”讀者,讀者輕輕吹一口氣,就把你的小稿吹到紙簍裏去了。前面説過,形、事為實,情、理為虛,“五訣”的運用要特別講究虛實互借。這樣,紀實文才可免其淺,説理文才可避其僵。比如錢鍾書《圍城》中有這樣一句話:“(男女)兩個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謠言,正如兩根樹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掛網。”這是借有形之物來説無形之理,比單純説教自然要生動許多。

④“文章五訣”説來簡單,但它是基於平時對形、事、情、理的觀察提煉和對知識典籍的積累運用。如京戲的唱、念、做、打,全在臨場發揮,綜合運用。高手運筆騰挪自如,奇招迭出,文章也就忽如霹靂閃電,忽如桃花流水。

11.從文中看,“形”指的是什麼?作者認為説明文主要用“形”字訣,該如何理解?

12.簡析文章第②段的論*結構和方法。

13.文中第③段引《圍城》中例句,簡析其作用。

14.作者在表達和論*自己的觀點時,多處使用比喻,請摘出其中的一處,分析其作用。

【回答】

11.指文章所寫的景物或場面,因為説明文的主要任務通常是狀物。

12.文章第2自然段用了總——分——總的論*結構,用舉例、比喻的論*方法展開論述。

開頭用幾句話概括説明“只有“五訣”並用才能做成斑斕錦繡的五*文章”,然後用四個事例進行闡述、論*,最後用“好文章是很少單用一訣一法,唱獨角戲,奏獨絃琴的”比喻進行總結,生動形象,讓讀者明白只用“五訣“中的一訣的弊端,從反面強調論點。

13.事實論*,用《圍城》的語言實例,*“五訣”運用要“講究虛實互借”的觀點;具體形象地説明了寫文章借有形之物説無形之理的好處。

14.如:文章結尾處:如京戲的唱、念、做、打,全在臨場發揮。如此設喻,既形象生動地解説了文章妙在五訣靈活運用,並無限制的道理,又不着痕跡地關合了善用五訣還有基於“提煉”“積累”的諸多問題。設喻説理,為文章增*。

【解析】

試題分析:

11.此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能力。“形”指的是什麼,在文中的第一節就有明確的解釋,“五字中“形”、“事”為實”“比如,説明文主要用“形”字訣”,但沒有明確的説“形”具體指什麼。可結合下文的具體事例來理解。如(1)其餘,“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都是寫形,(2)一連用了“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俠……”等九組*個形象。(3)*的《為*服務》從追悼會現場説起,是形。稍加整合就可知道“形”指的是文章所寫的景物或場面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第一步,初讀文章,思考作者在文中就何種問題持何種態度;理清思路,全面把握文章大致脈絡。 第二步,從局部的角度去把握文中作者的觀點態度,來印*初讀對全文的感知是否正確,以及時調整方向。 一方面,抓中心句、重點段、關鍵詞句。比如一些標誌*詞語“認為”“感到”“覺得”等,  以及判斷*的句子。 另一方面,注意句、段、篇的聯繫。包括句與句、段與段、句與段、段與篇等之間的聯繫。第三步,研究文章的標題、開頭和結尾,尋找文章中心,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 第四步,因體而異分析,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議論文則從抓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入手,或分析論據提煉觀點;記敍文和散文則從分析事件、形象、意境等入手來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12.本題主要考查議論文的論*結構和方法。首先考生要熟知議論文的論*結構和方法。論*結構有:並列式、正反對比式、遞進式、“總-分-總”式。論*方法有:①舉例論*。②道理論* ③對比論* ④比喻論*⑤歸納論* ⑥演繹論*,也叫“理論論*”,⑦類比論*,⑧因果論*,⑨引用論*。本文章第2自然段用了總——分——總的論*結構,用舉例、比喻的論*方法展開論述。

【考點定位】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議論文的基本結構通常由“引論、本論、結論”三部分組成。要求是開頭必須提出論題或論點,主體部分選用材料分層次地論*論點,結尾歸納總結。本論是文章的主體,是對問題的分析。有以下四種常見結構形式:

1.並列式結構。在論*思路中,為了論述的方便,將文章的中心論點分解成幾個平行的、並列的分論點,或是把論據並列起來,論*的幾個層次或段落之間的關係是平行的,這就是並列式。

2.正反對比式結構。在論*思路中,把兩種事物(或意見)加以對比,或者是用另一種事物(或意見)來烘托某一種事物(或意見),這就是對照式。

3.遞進式結構。在論*思路中,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步步推進,這就是遞進式結構。它的特點是各層的前後順序有嚴格要求,不能隨意變更。一般議論文采取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問題,然後解決問題的思路,即體現了層進式結構的特點。

4.“總-分-總”式結構。這是文章運用最多的一種結構方式。在論*思路中,有的是先總説後分説,有的先分説後總説,或者先總説後分説再總説。這就是“總-分-總”式結構方式。

13.題幹問“文中第③段引《圍城》中例句,簡析其作用。”這是考查事實論*的作用的。其主要作用是:用《圍城》的語言實例,*“五訣”運用要“講究虛實互借”的觀點;具體形象地説明了寫文章借有形之物説無形之理的好處。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事實論*。 這是一種從材料到觀點,從個別到一般的論*方法,是從對許多個別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歸納出一個共同的結論的推理形式。使用這種方法,一般是先分論後結論,即開門見山提出論題,然後圍繞論題逐層運用材料*論點,最後歸納出結論。這種結構的方法,比較符合人們的思維認識規律。運用事實論*進行論*時列舉的事實可以有兩種形式,即概括總體*事實和枚舉個別事實。概括總體*事實的説服力在於事實所體現的普遍*,它是對事實的總體或全局的全面*統計或概括。採用枚舉個別事例的論*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舉幾個事例即可。枚舉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同時也要考慮到經濟原則,儘可能不要同類重複。作用: 增加文章的説服力,更加全面概括總體事實。

14.題幹問“作者在表達和論*自己的觀點時,多處使用比喻,請摘出其中的一處,分析其作用”這是考查比喻論*的作用的。只要找到一處進行論述就可以了。但考生一定要熟知比喻論*的一般作用。然後結合具體文本內容分析就可以了。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比喻論*:可把道理講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論*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更利於讀者明白。 答題格式:使用了比喻論*的論*方法,將……比作……,*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