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閲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與...

來源:國語幫 5.98K

問題詳情:

(一)文言文閲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與...

(一)文言文閲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與項羽決勝垓下。淮*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居左,費將*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在皇帝后。項羽之卒可十萬。淮*先合,不利,卻。孔將*、費將*縱,楚兵不利,淮*侯復乘之,大敗垓下。項羽卒聞漢*之楚歌,以為漢盡得楚地,項羽乃敗而走,是以兵大敗。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魯為楚堅守不下。漢王引諸侯兵北,示魯父老項羽頭,魯乃降。遂以魯公號葬項羽谷城。還至定陶,馳入齊王壁,奪其*。   正月,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漢王為皇帝。漢王曰:“吾聞帝賢者有也,空言虛語,非所守也,吾不敢當帝位。”羣臣皆曰:“大王起微細,誅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為王侯。大王不尊號,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漢王三讓,不得已,曰:“諸君必以為便,便國家。”*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陽。   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陽,諸侯皆臣屬。故臨*王灌為項羽叛漢,令盧綰、劉賈圍之,不下。數月而降,殺之洛陽。   五月,兵皆罷歸家。諸侯子在關中者復之十二歲,其歸者復之六歲,食之一歲。   高祖置酒洛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節選自《史記 高祖本紀》)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B. 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C. 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D. 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高祖,是封建時代皇帝於太廟中被供奉時特起的名號,稱為廟號。

B.  諸侯,是古代**所分封的各國國君的統稱,漢朝分王、侯二等。

C.  汜水之陽,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為“陽”,這裏指汜水的南岸。

D.  陛下的“陛”指帝王宮殿的台階。“陛下”原來指的是站在台階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進言時,不能直呼天子,必須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後來“陛下”就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的敬稱。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項羽的士兵聽到漢*唱起了楚歌,以為漢*已經完全佔領了楚地,全面崩潰。

B. 打敗項羽和齊王以後,漢王便毫不謙讓地趁勢做了皇帝。

C. 天下平定,高祖定都洛陽,諸侯們都臣服於高祖,只有原臨*王灌反叛,後被殺。

D. 高祖認為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己善用三人,而項羽僅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

13. 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漢王引諸侯兵北,示魯父老項羽頭,魯乃降。(5分)

(2)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5分)

【回答】

10.D  11.C  12.B 13.(1)漢王就率領諸侯北上,把項羽的頭給魯縣的父老們看,魯人才投降。(引、北、示、乃各1分,句意通順1分,共5分)

(2)項羽雖然有一位范增卻不任用,這就是他被我擒獲的原因。(而、此、其、為各1分,句意通順1分,共5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五年(前202),高祖和諸侯*共同進攻楚*,與項羽在垓下決戰。 淮*侯韓信率領三十萬大*與楚*正面對陣,他的部將孔將*在左邊,費將*在右邊,漢王領兵隨後,絳侯周勃、柴將*跟在漢王的後面,項羽的*隊大約有十萬。淮*侯首先跟楚*交鋒,不利,向後退卻。孔將*、費將*從左右兩邊縱兵攻上去,楚*不利,淮*侯乘勢再次攻上去,大敗楚*於垓下。項羽的士兵聽到漢*唱起了楚地的歌,以為漢*已經完全佔領了楚地,項羽戰敗逃走,楚*因此全部崩潰。漢王派騎將灌嬰追殺項羽,一直追到東城,殺了八萬楚兵,終於攻佔平定了楚地。只有魯縣人還為項羽堅守,不肯降服,因為懷王當初封項羽為魯公。漢王就率領諸侯*北上,把項羽的頭給魯縣的父老們看,魯人這才投降。於是,漢王按照魯公這一封號的禮儀,把項羽葬在谷城。然後回師定陶,驅馬馳入齊王韓信的*營,奪了他的兵權。   正月,諸侯及將相們共同尊請漢王為皇帝。漢王説:“我聽説皇帝的尊號,賢能的人才能據有,空言虛語,不是我所要的,我可承擔不了皇帝的尊號。”大臣們都説:“大王從平民起事,誅伐暴逆,平定四海,有功的分賞土地封為王侯,如果大王不稱皇帝尊號,人們對大王的封賞就都不會相信。我們這班人願意以死相請求。”漢王辭讓再三,實在推辭不過了,才説:“既然諸位認為這樣合適,那我就為了國家的便利吧。”*午日,漢王在汜水北面登臨皇帝之位。

天下基本平定。高祖在洛陽建都,諸侯都來稱臣歸附。原臨*王共灌為了項羽反叛漢朝,高祖命令盧綰、劉賈率兵圍攻,攻不下。被困好幾個月共灌才投降,高祖在洛陽殺了他。

五月,漢*士兵都解*復員歸故里。各諸侯國的子弟,凡留在關中的免去十二年的賦役,回封國的免去六年的賦役,均由國家發糧食供養一年。   高祖在洛陽南宮擺設酒宴。高祖説:“列侯和各位將領,你們不能瞞我,都要説真心話。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為什麼呢?項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為什麼呢?”高起、王陵回答説:“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別人;項羽仁厚而且愛護別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奪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給人們,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項羽卻妒賢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懷疑人家,打了勝仗不給人家授功,奪得了土地不給人家好處,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説:“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説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子房;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保*運糧道路不被阻斷,我比不上蕭何;統率百萬大*,戰則必勝,攻則必取,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俊傑,我卻能夠使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項羽雖然有一位范增卻不信用,這就是他被我擒獲的原因。”(節選自《史記 高祖本紀》)

知識點:歷史事件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