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   吳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累官光祿卿,以禮部侍郎...

來源:國語幫 2.94W

問題詳情: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   吳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累官光祿卿,以禮部侍郎...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

    吳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累官光祿卿,以禮部侍郎致仕。育少奇穎博學,舉進士,試禮部第一,中*科。除大理評事,遷寺丞。歷知臨安、諸暨、襄城三縣。

    慶曆五年,拜右諫議大夫、樞密副使。居數月,改參知政事。山東盜起,帝遣中使按視,還奏:“盜不足慮。兗州杜衍、鄆州富弼,山東人尊愛之,此可憂也。”帝欲徙二人於淮南,育曰:“盜誠無足慮者,小人乘時以傾大臣,禍幾不可御矣。”事遞寢。向綬知永靜*,為不法,疑通判*中立發其*事,因構獄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經死。綬宰相子,大臣有營助,欲傅輕法。育曰:“不殺綬,無以示天下。”卒減死一等,流南方。

育在*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帝語大巨曰:“吳育剛正可用,第嫉惡太過耳。”一日,侍讀禁中,帝因語及“臣下譭譽,多出愛憎,卿所當慎也”。育曰:“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聖主之行,如日月之明。進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曉其惡,則*邪不能構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帝數欲大用,為諫官劉元瑜誣奏育在河南嘗貸民出息錢。久之,除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判延州。

    夏人既稱臣,而並邊種落數侵耕為患。龐籍守幷州,欲築堡備之,育謂:“要契未明而亟城,則羌人必爭,爭而受患者必麟府也。”既而夏人果犯河外,陷驍將郭恩,而太原將佐皆得罪去。

    育*明果,所至作條教,簡疏易行而不可犯。遏事不妄發,發即人不能撓。辯論明白,使人聽之不疑。初尹開封,范仲淹在*,因事與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撫河東,有奏請,多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

    晚年在西台,與宋庠相唱酬,追裴、白遺事至數百篇。體素羸,少時力學,得心疾,後得古方,和丹砂餌之,大醉,一夕而愈。後數發,每發數十日乃已。已而卒,年五十五。贈吏部尚書,諡正肅。         (節選自《宋史·列傳五十》,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育在*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

B.育在*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

C.育在*/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

D.育在*/遇事敢言/與宰相賈昌朝數爭議/上前左右皆失*/育論辨/不已乃請曰/臣所辨者/職也/顧力不勝/願罷臣職/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進士”是*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朝廷考試者。宋朝時“*科”是進士分檔的概念,一檔為*科,二檔為乙科。

    B.“除”“遷”是古代官職變動的常用詞語。“除”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遷”指調動改派官職,“右遷”表示升職,“左遷”表示降職。

    C.“慶曆”是年號,年號是*封建帝王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一般由眾大臣擬定,每位皇帝使用一個年號,新皇帝登基常常改變年號。

    D.“山東”在秦漢時期一般指崤山以東地區,宋朝時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廣大地區也被稱作山東,二者都與現在山東省的地理範圍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向綬以很嚴重的罪名陷害他人,導致他人自殺身亡,因為他是宰相的兒子,大臣們想輕判,吳育卻認為應該判死罪,最終向綬被判流放南方。

    B.皇帝多次想重用吳育,但諫官劉元瑜誣陷吳育,説他在河南時曾經向民間放貸並以此收取利息,這導致吳育被髮配到延州。

    C.吳育聰穎果斷,所到之處制定的措施簡單易行而不可冒犯。他遇事不隨意做決定,一旦做出決定就沒人能夠阻止他執行。

    D.本文以具體事例和人物語言,體現出吳育直言敢諫、剛直不阿、忠心為國的可貴品格,他的諡號“正肅”是對其品格的最好概括。

13.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盜誠無足慮者,小人乘時以傾大臣,禍幾不可御矣。(5分)

(2)既而仲淹安撫河東,有奏請,多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5分)

【回答】

10.C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