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文言文【*】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

來源:國語幫 1.9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言文【*】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

閲讀下面文言文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日: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五柳先生傳》

    【乙】屈原至於*濱,被髮行吟澤畔。顏*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日:“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日:“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①。”漁父日:“夫聖人者,不凝滯②於物,而能與世推移③。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④其糟而啜⑤其醨⑥?何故懷瑾握瑜⑦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⑧,受物之汶汶⑨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⑩乎!”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古文觀止》

    [注]①見放:被放逐。②凝滯:拘泥。③與世推移:隨着潮流轉變作風。④餔:同“哺”,吃。⑤啜(chuò):喝,飲。⑥醨(lí):淡酒。⑦瑾、瑜:皆是美玉。此處比喻高尚的品德。⑧察察:清潔貌。⑨汶汶(mén):昏暗。⑩温蠖(huò):塵滓重積的樣子。

1.用“/”斷句。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2.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期在必醉  期:               (2)銜觴賦詩  觴:             

(3)形容枯槁  形:               (4)新沐者必*冠  冠:             

3.翻譯下列句子。(1)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2)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4.填空。

    古仁人注重對個人品行的不懈追求。如*文中“               ,              ”是世人對五柳先生品行的讚美;乙文屈原自述其志的句子是:“              ,              。

5.五柳先生的“醉”與眾人的“醉”是否相同?請結合文意,談一談你的看法。

                                                                                       

【回答】

1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2(1)期望,希望,要求     (2)酒杯     (3)身體,形體     (4)帽子        

3(1)親戚朋友瞭解到他這樣,有時擺上酒食來招待他。

(2)於是屈原懷抱着石頭,就跳進汨羅*自盡了。

4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5不同:陶淵明喝醉是為了逃避污穢與腐朽的社會,暗含了作者退隱避世的思想;眾人喝醉可見世人隨波逐流、渾渾噩噩的心態,表達作者對世人的嘲諷與鄙視。

相同:陶淵明喝醉是為了躲避污穢、腐朽的社會,眾人喝醉可見人們麻木不仁,隨波逐流,從“醉”反映的社會現實來看是相同的,在兩文中均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朽和敗落。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