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赤壁之戰司馬光曹*自*陵將順*東下,諸葛亮謂劉備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

來源:國語幫 2.69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赤壁之戰司馬光曹*自*陵將順*東下,諸葛亮謂劉備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赤壁之戰

司馬光

曹*自*陵將順*東下,諸葛亮謂劉備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遂與魯肅俱詣孫權。亮見權於柴桑,説權曰:“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願將*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何不按兵束*,北面而事之!”權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精*萬人。曹*之眾遠來疲敝,聞追豫州,輕騎一百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必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悦,與其羣下謀之。

是時曹*遺權書曰:“今治水*八十萬眾,方與將*會獵於吳。”權以示羣下,莫不響震失*。長史張昭等曰:“愚謂大計不如迎之。”魯肅獨不言。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權知其意,執肅手曰:“卿欲何言?”肅曰:“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耳,如將*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迎*,欲安所歸乎?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權歎息曰:“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

時周瑜受使至番陽,肅勸權召瑜還。瑜至,謂權曰:“請為將*籌之。將*禽*,宜在今日。瑜請得精兵數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破之!”權曰:“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斫前秦案,曰:“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者,與此案同!”乃罷會。

遂以周瑜、程普為左右督,將兵與備併力逆*;以魯肅為贊*校尉,助畫方略。

進,與*遇於赤壁。初一交戰,**不利,引次*北。

(選自《語文讀本1》,有刪改)

12.對下列句中加橫線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遂與魯肅俱詣孫權                  詣:拜訪

B.成敗之機,在於今日                機:關鍵

C.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          從:跟隨

D.因拔*斫前秦案                    斫:砍

13.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B.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C.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D.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諸葛亮明察形式,説話講究藝術。他先用激將法激孫權,而後指出孫劉方面有實力,曹*方面有諸多不利因素,勸孫權堅定抗曹的決心。

B.孫權手下的人物對曹*八十萬大*的態度不同,他們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張昭為代表的主降派,一派是以魯肅、周瑜為代表的主戰派。

C.魯肅面對眾人之議卻默然不語,是因為其早為自己做好了戰後的打算——跟隨曹*,一樣能夠享受*厚祿,可見其高瞻遠矚,老謀深算。

D.周瑜主張抗擊曹*,態度堅決。他勸説孫權堅定戰勝曹*的決心,自己則有必勝的信心,果然在赤壁和曹*剛一交鋒,就佔據了上風。

1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吾計決矣!

(2)將*迎*,欲安所歸乎?

(3)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者,與此案同!

【回答】

12.C

13.B

14.C

15.

(1)我不能拿整個東吳的土地,十多萬將士,被別人控制,我的主意已經決定。【計分點:

“舉” 1分、被動句式1分、“計” 1分、句意各1分】

(2)將*您投降曹*,想要回到哪裏?(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局)【計分點:“迎” 1分, “安” 1分,賓語前置1分】

(3)各位文武官員,有敢再説應當投降曹*的,就和這几案一樣。【“諸”1分,“復”1分,“案”1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2.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字意。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C項“從”:使 跟隨,帶着。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文言實詞和現代文裏的實詞是一樣的,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的詞,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閲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一詞多義,二是詞義的古今變化,三是詞*的活用。篤,該字應注意其一詞多義。形容詞釋義①厚道,如《荀子·子道》“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②深厚。如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僕道不篤,業甚淺近。③堅定。④病重。李密,《陳情表》“劉病日篤”。“ 知之深而信之篤者”譯為:瞭解得深刻且相信得忠實的人。

13.本題考查文言斷句。首先應將句子迴歸文本,結合語境理解大意。先抓名詞“數雄、孤、孤與老賊、君”斷句, “勢不兩立”應該放在一起;然後再回歸原文檢查正誤。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對於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歎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於利用虛詞斷句,這裏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後冒(:),“哉”後歎(!),“夫”“蓋”大都在句前。 “於”“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後面畫圓圈(。)“耶”“乎”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

1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C項,魯肅只是假設自己投降後曹*會授予其一官半職,可見其高瞻遠矚尚可,老謀深算不妥。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閲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

15.第一句中,重點的實詞虛詞:“舉”全、都;“受制於人”被動句式;“計”主意。第二句中,重點的實詞虛詞“迎”投降,“安”哪裏,“欲安所歸乎”賓語前置。第三句中重點的實詞虛詞“諸”各位,“復”再次,“案”几案。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知識點:歷史事件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