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閲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後面的問題山房春事岑參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

來源:國語幫 5.88K

問題詳情:

16.閲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後面的問題山房春事岑參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

16.閲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後面的問題

山房春事

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1)第一、二句描寫了怎樣一幅圖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三、四句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進一步抒發情感?請作簡要賞析。

【回答】

(1)一二句從視覺寫梁園的繁盛不在。傍晚時分,仰望空中亂鴉翻飛,平視前方一片蕭條,寫盡了梁園的衰敗。(3分)抒發了物是人非,盛衰無常的感慨。(2分)

2)用了反襯(樂景襯哀情)的手法(2分),用樹的無知反襯有感覺之人觀園後的沉痛,用樹木繁花滿枝、春*依舊的樂景反襯了梁園頹敗、人事已非的悲情。(3分)

【解析】

(1)試題分析:“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這兩句描畫出兩幅遠景:仰望空中,晚照中亂鴉聒噪;平視前方,一片蕭條,唯有三兩處人家。當年“聲音相聞”、“往來霞水”(枚乘《樑王兔園賦》)的各*飛禽不見了,宮觀樓台也已蕩然無存。不言感慨,而今古興亡、盛衰無常的感慨自在其中。從一句寫到二句,極自然,卻極工巧:人們對事物的注意,常常由聽覺引起。一片聒噪聲,引得詩人抬起頭來,故先寫空中亂鴉。“日暮”時分,眾鳥投林,從天空多鴉,自可想見地上少人,從而自然引出第二句中的一派蕭條景象。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本詩考查鑑賞詩歌意境和情感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首先要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要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然後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最後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

(2)試題分析:“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詩人不説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卻偏從對面翻出,説是“庭樹不知”;不説此時梁園頹敗,深可傷悼,自己無心領略春光,卻説無知花樹遵循自然規律,偏在這一片蕭條之中依然開出當年的繁花。感情極沉痛,出語卻極含蓄。作為一首弔古之作,梁園的蕭條是詩人所要着力描寫的。然而一、二兩句已經把話説盡,再要順着原有思路寫出,勢必疊牀架屋。詩人於緊要處別開生面,在畫面的主題位置上添上幾筆豔麗的春*。以樂景寫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園的景*愈見蕭條,詩人的弔古之情也愈見傷痛了,反襯手法運用得十分巧妙。全詩分前後兩部分,筆法不同,*調各異,然而又並非另起爐灶,“庭樹”與“飛鴉”暗相關合(天空有鳥,地上有樹)。篇末以“舊時花”遙應篇首“梁園”,使全詩始終往復回還於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情之中。歷來運用反襯手法表現弔古主題的作品固然不少,但有如此詩老到圓熟的,卻不多見。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本題考查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這類題目一般的提問方式是:這首詩(詞)用了怎樣表達技巧?這首詩(詞)運用了ⅩⅩ(術語)手法,請簡要分析。這首詩(詞)是怎樣抒發詩人的情感的,有什麼作用?詩(詞)中某句抒發情感時運用了什麼手法?這類題目的答題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第二步闡運用,結合詩句闡釋這種手法在詩文中是如何運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種手法有何效果,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答題模式: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一般認為,詩詞表現手法分為四個理解層面由低到高(字詞-句子-段落-篇章),分別是修辭手法(比喻、比擬誇張、借代等)、表達方式(記敍、説明、描寫、抒情、議論,詩歌中主要是描寫和抒情)、表現手法(對比、襯托、象徵、比興等)、謀篇佈局手法(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