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會的*思想與實踐】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今*之事畢矣,而*之目的則尚未全達,是何也?不良之...

來源:國語幫 2.21W

問題詳情:

【近代社會的*思想與實踐】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今*之事畢矣,而*之目的則尚未全達,是何也?不良之...

【近代社會的*思想與實踐】

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今*之事畢矣,而*之目的則尚未全達,是何也?不良之*雖倒,而良善*之建設則未嘗有也。故*成立已屆年餘,而*之紛擾,無一定策畫如故也;*之污穢,無掃蕩方法如故也。以若斯之*,而欲求得良善之*,即不可能也,亦不可望也。

——宋教仁《代草*之大政見》(1913年3月)

材料二 胡適指出:民十三以後,他(孫中山)改造的*成為一個簇新的社會重心……這四五年來,又漸漸失去做社會重心的資格了……我們如果平心估量這二十多年的盤賬單,終不能不承認我們在這個*時期確然有很大進步。

——摘編自1932年創刊的《*評論》

(1)材料一中的“良善之*”指的是什麼?為何出現“*成立已屆年餘,而*之紛擾……污穢……如故”的現象?(4分)

(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失去做社會重心的資格了”的表現。分析“我們在這個*時期確然有很大進步”的理由。(6分)

【回答】

解析:第(1)問,結合材料出處和時代背景回答。第(2)問,根據材料中的信息“1932年”“這四五年來”可知是指1927年以後的大事及其原因。

*:(1)“良善之*”指資產階級*共和*。(2分)原因:袁世凱竊取*亥*果實,反對*共和,實行**。(2分)

(2)表現:*(*)對內*、發動內戰,對外向日本妥協退讓。(3分)理由:基本實現國家統一,國民經濟得到很快的發展,*共和觀念深入人心。(3分)

知識點:近代社會的*思想與實踐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