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文字,完成後面題目。(25分)音樂神童與少年作曲家*戰爭的艱難時期,日本帝國主義的飛機正在對重慶進行...

來源:國語幫 7.62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後面題目。(25分)音樂神童與少年作曲家*戰爭的艱難時期,日本帝國主義的飛機正在對重慶進行...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後面題目。(25分)

音樂神童與少年作曲家

*戰爭的艱難時期,日本帝國主義的飛機正在對重慶進行狂轟爛炸的時候,一個新生命降臨了,這是1940年8月22日。嬰兒的父親叫施復亮,母親叫鍾復光。孩子又正好出生在重慶的南山腳下。因此父母決定為孩子起名叫施光南。

鍾復光在重慶任中興信託公司子弟學校校長時,四歲的光南便跟着進學校上小學。

他機靈,聰明,極有音樂天賦。

三年級時,他跟着媽媽去參加當時的進步組織婦女新生活運動委員會舉辦的一次兒童歌詠比賽。“你也來唱支歌,好嗎?”知道小光南有音樂天才的學校教導主任對小光南説。

“好的。”五歲的光南爽快地答應了。

小光南沉思了一會兒,大膽熟練地唱出了一首他自己編寫的兒歌:“花兒小,花兒好,花兒好美麗;春天來了,桃花開了,鳥兒叫了……”

“不好,不好。”小光南唱了一半,停住了,“‘了’字太多了……”他即興進行了修改:“春天來了,桃花開開,黃鶯在樹上叫。”

“完了嗎?”媽媽問。

“還有。”兒子回答,“它們快活,我也快活,大家都快活……”

小光南居然獲得了二等獎。獎品是一隻漂亮的小木馬。

五歲的光南十分喜愛這隻小木馬,天天晚上抱着它睡覺。他做起夢來……他坐着長出翅膀的小木馬起飛了……

解放了。他騎着那隻會飛的“小木馬”,繼續做着各種各樣的夢:他獨自一個人跑到*電影製片廠去,毛遂自薦,請求扮演“三毛”的角*;他開始自己編寫“小説”,還自己為“小説”畫*圖……

施光南在*圓明園舊址的*第101中學讀書。學生會發現他在音樂方面的才華,便把一個油印的學生歌刊《圓明園歌聲》交給他負責編輯出版。這個歌刊上時常刊登一些在社會上聽不到的不知名的“中外歌曲新作”。例如:

《翻身之歌》(哈薩克民歌),巴哈爾、李斌丞譯詞;孫蘭記譜。

《西北風》(維吾爾民歌),哈克拉曲。

《孤獨的手風琴》(蘇聯歌曲),伊薩柯夫斯基詞;聶爾洛夫斯基曲。

《草原的鴨》(摩爾達維亞民歌),阿查多力亞曲,等等。

同學們根本不知道他們十分喜愛而且到處傳唱的這些中外民歌新作的作者“伊凡諾夫”、“扎西•旺堆”等許多名字,竟會是他們身邊的同學施光南的化名。

陽光明媚,微風輕拂,春日的温馨令人迷醉。施光南意外地在一張報紙的廣告欄上又看到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市少年歌詠比賽獲獎作品晚會在某某劇場舉行。節目單上有一首歌曲《懶惰的冬尼亞》的曲作者,正是施光南的化名。

“當一個穿綠揹帶裙的小姑娘從幕後走出來,演唱我的那支歌的時候,我忘記了自己在哪裏了。我好像和歌聲一起飛起來了,飄遠了……”他後來激動地回憶道,“這支歌曲和我在青島聽到那支曲子都是我的作品公開為社會接受、承認和肯定的開始。我更相信自己的音樂創作才華了……那些日子以後,我好長時間一直處於極端興奮,甚至處在有些兒忘乎所以的心態之中……”

*音樂學院當時設在天津市。當年在*的招生考場設在什剎海邊的一處清代留下的龐大華麗的古建築庭院——恭王府(今天的*音樂學院)。

主考官,*音樂學院副院長、作曲系主任*定仙。

因為光南的鋼琴基礎太差,而且其他的音樂藝術的系統教育也基本上是個空白;有的只是自己揣摩,憑藉天賦和勤奮練出來的本領。因此,在正規課程的考試面前,他幾乎是一籌莫展了……和聲課和視唱練耳課的考試成績,實在叫光南自己臉紅,基本上交了“白卷”。只有基本樂理一課,考得還算像樣些。他的直感告訴他,他已經在“落榜”之列了。

但他能自譜樂曲,演唱京劇、川劇、越劇等七八種戲曲,又讓主考官十分讚賞,這為他贏得了機會!

榜上無名那是“鐵板釘釘子”——硬碰硬的事了。公佈的名單上,果然沒有施光南。施光南悶悶不樂地窩在家裏,他受到的打擊太大了,他不知怎麼辦?

“先準備考普通大學吧。”父母不時安慰道。

“可我愛的只是音樂呀!”兒子眼眶裏噙滿淚水。

“等以後再找機會吧。”

過了幾天,喜從天降。施光南突然收到了*音樂學院發來的一封信。

施光南同學:

由於你的音樂基礎知識太差,你的考試沒有達到錄取要求,本科不能錄取。但我們考慮到你在作曲方面有發展前途,且年紀小,建議吸收你到本院附中*班補習兩年,不知你意見如何?

*定仙

ⅩⅩ年Ⅹ月Ⅹ日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天有眼,千里馬遇到了伯樂!施光南來到天津,跨進了*音樂學院附中。其後又順利進入了*音樂學院。

音樂學院七年的心血汗水,為他後來的人生事業鋪設了一條通往輝煌的音樂藝術殿堂的閃光大道……

(《人生斷裂層――記*音樂家施光南》傅溪鵬,有刪改)

1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都是(5分)

A.施光南的名字是三部分的*體,父親之“施”,母親之“光”,出生地重慶“南”山腳下。

B.施光南喜歡小木馬的原因有二:這是他五歲時兒童哥詠比賽二等獎的獎品;這隻小木馬做工十分精緻,給人以“飛”的感覺。

C.施光南觀看了*市少年歌詠比賽獲獎作品晚會,他作曲的《懶惰的冬尼亞》是晚會的表演節目之一,這讓他十分興奮。

D.*音樂學院招生考試時,因為他能自譜音樂,又會演唱七八種戲曲,所以公佈的錄取名單上沒有他,但是愛惜人才的*定仙私下把他錄取到了*音樂學院。

E.施光南在*音樂學院之前,沒有接受音樂藝術的系統教育,有的只是自己揣摩,憑藉天賦和勤奮練出來的本領。

12.兒童時期的施光南具有什麼樣的*格特徵?試簡述之。(6分)

13.中學時期讓施光南相信自己音樂才華的事件有哪些?(6分)  

14.一個從來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的人最終考取了*音樂學,請結合材料探究一下從招考到錄取的歷程,説説他能夠成功的原因是什麼。(8分)

【回答】

11.A C

12.

①機靈、聰明、極有音樂天賦。這可以從參加歌詠比賽得二等獎看出來。②愛好廣泛,敢於嘗試,畫畫,寫小説等等都做了。③充滿自信,自薦當“三毛”,想當兒童演員呢。(學生很可能會忽視那“小木馬”那段,實際上從“當三毛”這個細節可以看出,仍是兒童階段。)

13.

①同學們喜歡並傳唱他的民歌新作――2分;②他的《懶惰的冬尼亞》成為*某晚會的節目――2分;③他在青島時聽到了自己他作的曲子。――2分。(在施光南的回憶中,隱藏了一個自信的事件。)

14.

①展示最美好的一面。前面考試並不理想,可是他沒有放棄,一直堅持到自己擅長的內容,正是這個內容讓他有了機會。②*定仙教授的慧眼識才,讓他有機會離理想近了一步,進入*音樂學院附中。③對理想的堅持。母親是勸慰他,但他仍堅持了自己對音樂的選擇。④對機會的把握,進入附中,並不等於就進了*音樂學院。但他做到了,説明他把握了機會。(每點2分)

【解析】

11.

試題分析:B“做工精緻,給人以飛的感覺”不正確,無中生有;D只是錄取到了“*音樂學院附中”。E在“*音樂學院附中”時,接受了音樂教育。因為題目給出的時限是“*音樂學院之前”。。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2.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題目,此類有關人物形象的分析題,在分析時,要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上,抓住人物的*格特徵進行分析。此題可以從原文中找出有關語段,通過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把人物*格展現出來。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3.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概括內容要點題,要結合文本的所有內容篩選概括,找出相應區間,分點概括,要準確、全面。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4.

試題分析:本題為探究*題目,具有開放*,回答時應在聯繫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題幹中的條件和要求分析作答。只要能自圓其説,結合文章內容和自身體悟,言之成理即可。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化閲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