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來源:國語幫 3.11W

問題詳情:

醉翁亭記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醉翁亭記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1)至於負者歌於途(   )(2)臨溪而漁(    )(3)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2)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3.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是全文的核心,為寫景抒情定下了基調。“醉”是表象,“樂”是實質。

  B.作者在文中描繪了太守與民同樂的情景,和陶淵明描繪的桃源一樣,都是作者的理想。

  C.本文語言抑揚頓挫,鏗鏘悦耳且生動精煉,動靜結合,而且前有伏筆,後有呼應,它雖是散文,但借用了詩的語言表現形式,散中有整,參差多變。

  D.文章的最後一段寫日暮醉歸,作者將描寫、敍事、抒情和議論很好地結合在一起,襯托出全文的主旨。

【回答】

1.(1)(背 )(2)( 到 )(3)(以……為樂)

2.(1)山中野味菜蔬,雜七雜八地擺放在面前,那是太守的酒宴啊。

(2)遊人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

3B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