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文,回答問題。醉翁亭記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裏,漸聞...

來源:國語幫 2.38W

問題詳情:

(*)閲讀下文,回答問題。醉翁亭記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裏,漸聞...

(*)閲讀下文,回答問題。

醉翁亭記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塗,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本文作者        (人名),字永叔,是        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②佳木秀而繁*(          )

③至於負者歌於塗(           )          ④樹林*翳(          )

3.琅琊山上景*秀麗,在第二段中,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描繪了這裏的美景?同時抓住了哪些景物來表現山水之美?

4.文章的第三段中詳細地描寫了滁人遊覽琅琊美景,太守設宴與眾人相聚,把酒言歡的場景,作者意在表明什麼?

5.本文是文質兼美的千古名篇,“醉翁”的形象意味深長。全篇詩酒山林,意在言後。文章最後以“太守樂”結束全篇,太守到底因何而樂?作者想要借“太守樂”表達怎樣的思想情感?

【回答】

1. 歐陽修    北宋

2.①草木茂盛的樣子  ②茂盛   ③通“途”  ④遮蔽

3.時間順序或“朝暮(早晚)、四季的變化”。野花、樹木、風霜、水石。或者“春天野花盛開,夏天樹木茂盛,秋天風高霜潔,冬天水落石出”。

4.圍繞“滁地*清明、生活富足、野餐簡樸、百姓和樂”回答

5.圍繞“山水之樂、宴酣之樂和與民同樂;排遣被貶的抑鬱,讚美太守的政績,表明自己的遠大抱負和豁達胸襟”等回答。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