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醉翁亭記》,完成後面小題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

來源:國語幫 1.31W

問題詳情:

閲讀《醉翁亭記》,完成後面小題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

閲讀《醉翁亭記》,完成後面小題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B)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C)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下列選項中各有兩組詞語,每組詞語中加點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

A.林壑尤美/怨天尤人      山行六七裏/綠水青山

B.名之者誰/莫名其妙      作亭者誰/屬予作文以記之

C.雜然而前陳/推陳出新      醉翁之意/意氣風發

D.往來不絕/沿溯阻絕      飲少輒醉/淺嘗輒止

2.翻譯文中三處畫線語句,並依據上下文對其作出進一步理解,都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

(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翻譯:醉翁的心思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中啊。

理解:這句話寫出了醉翁的“醉”不在酒上,而在於優美的山水中。他就是因山水而陶醉。這句話同時也是全文的主旨句,後面寫的就是醉翁和朋友樂在山水,樂以忘憂。

(B)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翻譯:一天中四個時間段的景*都不同,而那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理解:這句話既小結了本段的山水之樂,也是文章第一段總寫“山水之樂”的具體化,間接抒發了作者對滁州山水的喜愛之情。

(C)蒼顏白髮,頹然乎其者,太守醉也。

翻譯:臉*蒼老,頭髮花白,醉倒在眾人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理解:這句話既與第一段的“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相照應,又寫出了太守不勝酒力,還寫出了他與百姓、賓客們同遊山水,同樂而醉,可謂含義豐富。

3.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和蘇軾的《喜雨亭記》都寫到了自己的歡樂,請你依據文章和下面材料分析他們的歡樂分別來自哪裏。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風②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於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於岐山②之陽,其佔③為有年④。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⑤乃雨,*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於庭,商賈相與歌於市,農夫相與忭⑥於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既以亭名。

——節選自蘇軾《喜雨亭記》

(注) ①志:記。②扶風、岐山:均為地名,在今陝西省。③佔:占卜。④有年:年將有糧,引申為大豐收。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紀日,此指農曆四月初二。後文*子指農曆四月十一日。丁卯指農曆四月十四日。⑥忭(biàn):高興,快樂。

【回答】

1.D

2.C

3.歐陽修的歡樂主要來自欣賞滁州的山水之樂,和滁州百姓同遊而歡樂,與賓客同宴、同醉的歡樂,以及以遊人之樂為樂。蘇軾的歡樂主要是自己在扶風為官遇到天大旱,久盼大雨以救當地百姓,終於天降大雨,豐收在望,百姓無比喜樂,蘇軾於是和他們一起歡樂。

【分析】

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尤其,更加\怨恨,歸咎   沿着山路\名詞,山;

B.命名\説出  建造\寫,創作;

C.陳列,擺開\陳舊,舊的  情趣\意志;

D.斷\斷  就\就;

故選D。

2.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理解與翻譯。

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不是全文的主旨句,主旨句應是“醉能同其樂”,表現了太守與民同樂的思想。“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作用是引出後文的滁人遊和太守宴。“他就是因山水而陶醉”有誤,因山水而陶醉只是其一,更多的是因為治下的百姓生活*,太守心中滿足自得而醉;

B.“一天中四個時間段”有誤,應為“四季”;“間接抒發了”有誤,應為“直接抒發了”;

故選C。

3.考查比較閲讀。《醉翁亭記》記敍中的“樂”含義豐富,既有飽覽山水美景的快樂,也有與其治理下百姓同遊的快樂,還有與賓客同飲共醉的快樂。概括起來,歐陽修的“樂”是與民同樂,即把*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與*一起共享快樂。《喜雨亭記》中提到了自己到扶風任職以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三個月以後,天降喜雨,極大的緩解了旱情,豐收有望,人們快樂無比。蘇軾把自己新落成的亭子命名為“喜雨亭”,既有記錄此事的意思,也有表達自己快樂心情的意思。

【點睛】

譯文:

環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幾座山峯,樹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裏,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峯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着山峯折繞,沿着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託在酒上。

至於太陽的升起,山林裏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風高霜潔,天高氣爽,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黃昏歸來,四季的風光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於揹着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後面的答應;老人彎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着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遊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並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香並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橫七豎八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的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位容顏蒼老,頭髮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裏的枝葉茂密成蔭,鳥兒到處叫,是遊人離開後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

鏈接材料:這座亭子用雨來命名,是為了紀念喜慶的事件。古時候有了喜事,就用它來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

我到扶風的第二年,才開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開鑿了一口池塘,引來流水,種上樹木,把它當做休息的場所。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麥雨,占卜此事,認為今年有個好年成。然而此後整整一個月沒有下雨,百姓才因此憂慮起來。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子日又下雨,百姓們認為下得還不夠;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連三天才停止。官吏們在院子裏一起慶賀,商人們在集市上一起唱歌,農夫們在野地裏一起歡笑,憂愁的人因此而高興,生病的人因此而痊癒,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就把“喜雨”作為亭的名字。

知識點:文章作者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