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程)顥舉進士,調鄠、上元主簿。鄠民有借兄宅居者...

來源:國語幫 1.71W

問題詳情: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程)顥舉進士,調鄠、上元主簿。鄠民有借兄宅居者...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程)顥舉進士,調鄠、上元主簿。鄠民有借兄宅居者,發地得瘞錢,兄之子訴曰:“父所藏。”顥問:“幾何年?”曰:“四十年。”“彼借居幾時?”曰:“二十年矣。”遣吏取十千視之,謂訴者曰:“今官所鑄錢,不五六年即遍天下,此皆未藏前數十年所鑄,何也?”其人不能答。

熙寧初,用呂公著薦,為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裏行。神宗素知其名,數召見,每退,必曰:“頻求對,欲常常見卿。”一日,從容諮訪,報正午,始趨出,庭中人曰:“御史不知上未食乎?”前後進説甚多,大要以正心窒慾、求賢育材為言,務以誠意感悟主上。嘗勸帝防未萌之慾,及勿輕天下士,帝俯躬曰:“當為卿戒之。”

王安石執政,議更法令,中外皆不以為便,言者攻之甚力。顥被旨赴中堂議事,安石方怒言者,厲*待之。顥徐曰:“天下事非一傢俬議,願平氣以聽。”安石為之愧屈。自安石用事,顥未嘗一語及於功利。居職*月,數論時政,最後言曰:“智者若禹之行水,行其所無事也;舍而之險阻,不足以言智。自古興治立事,未有中外人情交謂不可而能有成者,況於排斥忠良,沮廢公議,用賤陵貴,以邪幹正者乎?正使徼倖有小成,而興利之臣日進,尚德之風浸衰,尤非朝廷之福。”遂乞去言職,改簽書鎮寧*判官。

曹村埽決,顥謂郡守劉渙曰:“曹村決,京師可虞。臣子之分,身可塞亦所當為,盍盡遣廂卒見付。”渙以鎮印付顥,立走決所,激諭士卒。議者以為勢不可塞,徒勞人爾。顥命善泅者度決口,引巨索濟眾,兩岸並進,數日而合。

顥資*過人,充養有道,和粹之氣,盎於面背,門人交友從之數十年,亦未嘗見其忿厲之容。遇事優為,雖當倉卒,不動聲*。自十五六時,與弟頤聞汝南周敦頤論學,遂厭科舉之習,慨然有求道之志。氾濫於諸家,出入於老、釋者幾十年,返求諸《六經》而後得之。秦、漢以來,未有臻斯理者。教人自致知至於知止,誠意至於平天下,灑掃應對至於窮理盡*,循循有序。病學者厭卑近而鶩高遠,卒無成焉。

顥之死,士大夫識與不識,莫不哀傷焉。

(節選自《宋史列傳一百八十六》)

對下列語句中加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正使徼倖有小成      正使:縱使;即使。

B.尚德之風浸衰       浸:漸漸,逐漸。

C.盍盡遣廂卒見付      盍:為什麼。

D.氾濫於諸家        氾濫:博覽而沉浸其中。

下列各組語句全都體現程顥的“和粹之氣”的一組是(3分)

①門人交友從之數十年,亦未嘗見其忿厲之容②一日,從容諮訪,報正午,始趨出③顥徐曰:“天下事非一傢俬議,願平氣以聽。”④自安石用事,顥未嘗一語及於功利⑤立走決所,激諭士卒。⑥出入於老、釋者幾十年

A.①③④ B.①②⑤C.②③⑥ D.④⑤⑥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選取了瘞錢之辨、神宗諮訪、中堂議事、曹村埽決等事件,充分表現了程顥“資*過人,充養有道”的形象特點。

B.程顥回答神宗的提問不知時間的長短,卻深得神宗的讚賞;中堂議事不説則已,一説則讓王安石愧疚折服。

C.程顥認為自古以來振興*而提出的措施,沒有朝廷內外的輿論都説不可以而夠有成績的,何況還排斥忠良之士,阻攔和壓制公眾輿論。

D.程顥放棄了科舉考試,廣泛研究各家學説,但最後還是從儒家的《六經》中悟通了大道,成為一代碩師名人。

請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大要以正心窒慾、求賢育材為言,務以誠意感悟主上。(3分)

(2)議者以為勢不可塞,徒勞人爾。(3分)

(3)病學者厭卑近而鶩高遠,卒無成焉。(4分)

【回答】

4. C(盍,何不)

5. A(②只是説跟神宗議事,⑤處理政事果斷有才,⑥做學問)

6. D(前文有言“顥舉進士”,“但”的後面也説得不對)

7.(1)大抵是圍繞着端正心術、杜塞私慾、訪求賢人和培養人才來建言,務求用誠心感悟皇上。(2)有人發表意見認為決口的情況不可能堵住,徒然勞累大家。(3)擔心學者厭棄低下淺近的東西而追求高明深遠的東西,最終無所成就。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