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一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6分)以詩並畫留別湯國頓蘇曼殊①       海天龍戰血玄黃②,披髮長歌覽...

來源:國語幫 2.23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一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6分)以詩並畫留別湯國頓蘇曼殊①       海天龍戰血玄黃②,披髮長歌覽...

閲讀下面的一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6分)


以詩並畫留別湯國頓


蘇曼殊①


        海天龍戰血玄黃②,披髮長歌覽大荒③。


        易水蕭蕭人去也,  一天明月白如霜。


【注】①蘇曼殊(1884~1918):字子谷,法號曼殊,廣東香山人。


②“海天”句:《周易・坤》:“龍戰於野,其血玄黃。”詩用此典,借喻帝國主義侵略戰爭所造成的悲慘局面。玄黃,天地的顏*,玄為天*,黃為地*;龍戰,羣雄並峙,互相爭奪,此喻列強侵略*。


③“披髮”句:蘇軾《潮州修韓文公廟記》:“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披髮下大荒。”大荒,廣野,極言其曠遠。


(1)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 “易水蕭蕭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兩句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

【回答】

⑴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欲挽國家頹勢於一舉,反抗強敵的志向,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感傷痛苦。(一個要點1分,共2分;第二點寫成“淒涼孤獨”也可以)


解析:此題考查鑑賞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題聯繫詩後的註解及詩歌后兩句,難度不大。


⑵   “易水蕭蕭人去也”句運用了典故,詩人借荊柯刺秦故事,表現了自己慷慨激昂,欲挽國家頹勢於一舉,反抗強敵,義不受辱的悲壯精神。


“一天明月白如霜”句運用了襯托,借如霜明月,營造出蒼涼的意境,更襯托出英雄的淒涼心境和孤獨傲世的痛苦。(前後兩句手法、簡要分析各1分,共4分;其中第二句表現手法寫成借景抒情,或烘托,也可以)


解析:此題考查鑑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填空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