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小屋》經典語錄

來源:國語幫 1.82W
《記憶小屋》經典語錄

這是託尼·朱特逝世前寫的最後一本書,每一篇文字都是他對個人體驗的一次回顧,也都最終引向了對歷史背景的整理和評述。

他寫到了童年時代的戰後倫敦,回憶自己對倫敦一些公交線路的迷戀,並進而展開了對公共禮儀和戰間期城市規劃的深思;他也寫到1968年的巴黎學生運動,談及歐洲人觀點不一的*別*,並最終斷定自己那一代人“是富有*精神的一代,但是卻錯過了*”;一系列穿越美國的公路旅行帶來的則不僅是對美國文化、歷史的評述,更是對自身在晚近年代的身份認同的新體會……他記下的各種成長瑣事、旅行見聞和學術生涯的體悟匯成意識的溪流,輕鬆地蕩起波紋,接着又流向各種有趣的方向。


經典語錄

如果你想去的是阿爾卑斯山脈,法國境內的更高,意大利那兒能吃得更好,奧地利的滑雪更便宜。德國的那部分阿爾卑斯山脈再不濟,起碼德國人更友好。瑞士呢?縱有“手足情,500年的*與和平,結果他們搞出了什麼?布穀鳥報時鐘”。 德國一切只講效率,生活缺乏別的可能*,靈魂得不到滋養。意大利是無休止的樂趣,沒有鬆弛。但瑞士卻充滿了反差:高效而保守;明麗卻平淡;善於待客卻無甚魅力

知識分子的孤高和一個人的時代優越感之結合,的確很容易讓這個人產生自己堅不可摧的幻覺。

對我來説,愛是這樣一種境況,它能令被愛的人滿足於獨處。 “停駐”總令人緊張——無論停駐在哪裏,總有做不完的事、取悦不完的人,不是要完成這個義務,就是要勉強扮演那個角*:感覺上怎麼都不妥。然而反過來,“前往”則令人輕鬆。我從來沒有像要獨自前往某處時那樣愉快過,且路程越長越好。步行令人高興,騎行令人享受,坐巴士也很好玩。而乘火車,簡直就是天堂般的感覺。

Love, it seems to me, is that condition in which one is most contentedly oneself. 在我看來,如果一個人非常滿足於做自己,他就處於被愛的狀態中。

倘使不是希特勒,猶太教恐怕早就消亡了。19世紀下半葉,隨着歐洲各國逐步取消對猶太人的隔離,猶太宗教、猶太社羣主義以及猶太教固有的儀式都紛紛收到侵蝕:長達幾個世紀對外界的一無所知以及內外合力導致的孤立很快即將告終。同化的進程通過遷徙、通婚和文化滲透,已穩步展開。

如果一個人非常滿足於做自己,他就處於被愛的狀態中。

約翰·多恩形容他的情人,説她就像“美國”:是他新尋得的大陸,等待着情慾初萌。其實美國本身也像個情人,若即若離——即便到了中年,體重超標且妄自尊大,她仍有一絲風韻。對審美疲勞了的歐洲人來説,她的矛盾和新奇正是這殘存風韻的一部分。這塊老牌“新大陸”,一年又一年地(花着別人的錢)發掘自己:它是躲在前工業時代神化中的帝國,既危險,又單純。

正如那個時期的許多其他法國電影中一樣——猶疑不決代替行動,成了情節的推動力。一個意大利導演多半會在戲中加入*愛。一個德國導演八成會加點*。而對法國人來説,純粹談概念就足夠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