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題。一個農村中學校長的避險意識   他矮胖胖的。   他所在的四川安縣桑棗中學,連續l...

來源:國語幫 9.64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題。一個農村中學校長的避險意識   他矮胖胖的。   他所在的四川安縣桑棗中學,連續l...

閲讀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題。

一個農村中學校長的避險意識

    他矮胖胖的。

    他所在的四川安縣桑棗中學,連續l3年都是全縣中考第一名,周圍的家長都拼命把孩子往裏送。學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學生,最前排的學生幾乎坐在老師下巴前。

    地震來臨時,他正在綿陽辦事。第一波震盪剛過去,他立即驅車飛快地往學校趕。   

    路上他就怕學校那棟沒有通過驗收的實驗教學樓會出事。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學校沒有找正規的建築公司,那棟樓連樓梯欄杆都是搖搖晃晃的,沒有人敢為這棟樓驗收,老師和學生誰也不願意搬進去。

    後來,他當領導了,下決心要修這棟樓。

    他發現與這棟樓相連的廁所樓質量很差,污水鏽蝕了鋼筋,就先拆除了;他發現樓板縫中填的是水泥紙袋,生氣地重新灌注了混凝土;他將原來華而不實卻又很沉重的磚欄杆拆掉,換上輕巧美觀結實的鋼管欄杆。

接着,他又對這棟樓動了大手術,將整棟樓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規的要求,從37釐米直徑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為50釐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動手測量,每根柱子直徑加粗了15釐米。

學校沒有錢,他一點點向教育局要,左一個5萬元、右一個5萬元地化緣,利用寒暑假和週末,螞蟻啃骨頭般,一點點將這棟有l6個教室的樓修好了。

    他知道,教學樓不建結實,早晚會出事。就是組織不好,造成學生踩踏事故,也沒法向娃娃家長交代。

    於是,他從2005年開始,每學期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的演習。

    演習的這一天,課間*或者學生休息時,學校會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緊急疏散!

    娃娃們早已被事先教育好:教室裏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從前門撤離,後4行從後門撤離,每班必須排成單行,兩個班合用一條樓梯,在2樓、3樓教室裏的學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樓、5樓的學生要跑得慢些,否則會在樓道中造*流積壓。疏散到*場上站在自己的固定位置上。他讓人計時,不比速度,只講評各班級存在的問題。

    下課後、課間*、午飯晚飯、放晚自習和緊急疏散時——都是教學樓中人流量最大的時候,他要求老師站在各層的樓梯拐彎處。因為拐彎處孩子最容易摔,如果摔了,老師可以把將孩子從人流中抓住提起來,不至於讓別人踩到娃娃。   

    剛搞緊急疏散時,學生當是*,有反對意見,但他堅持。

    後來,學生老師都習慣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那天地震,他不在。學生們正是按着平時學校要求、他們也練熟了的方式疏散的。

    地震波一來,老師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學生們立即趴下去。

    老師們把教室的前後門都打開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門。

    震波一過,學生們立即衝出了教室。唯一沒按學校要求的是,幾個男生護送着—位挺着大肚子的老師同時下了樓。

    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裏,全部衝到*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

    學校所在的安縣緊臨着地震最為慘烈的北川,學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損,90多位教師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70多位老師,家裏砸得什麼都沒有了。

    他從綿陽瘋了似的衝回來,衝進學校,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景:他的學生,11歲到15歲的娃娃們,都捱得緊緊地站在*場上,老師們站在最外圈。四周8棟教學樓部分坍塌,那棟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實驗教學樓,沒有塌。

    那座樓上的教室裏,地震時坐着700多名學生和他們的老師。

    這時,他渾身都軟了,哭了。

    通信恢復後,老師們大聲驕傲地告訴家長:我們學校,學生無一傷亡,老師無一傷亡——説話時眼中噙着淚。

    學校的牆上寫着:“責任高於一切,成就源於付出。”

他叫葉志平,是安縣桑棗中學校長,四川省優秀校長。

3.通觀全文,葉志平校長的“避險意識”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6分)

4.本文沒有什麼直接褒貶的議論和抒情,通篇充溢着對葉志平校長的敬佩與讚譽。請以文章第八段畫線部分的內容為例,評析文章是如何達到這樣的表達效果的。(5分)

5.有人認為,這篇通訊角度單一,只從“避險意識”的角度來寫葉志平,而學校教學質量高等方面僅一筆帶過,錯失了多視角全面表現一個優秀校長的機會。你認為呢? (5分)

【回答】

3.【示例】

 ①重視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②重視教學樓的建築質量,千方百計進行加固維護。

③重視平時和緊急疏散時的演練,堅持每學期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的演習。

(答對兩點即可。每點3分)

4.【示例】  這篇通訊用事實説話,通篇使用第三人稱,主要通過列數據及旁觀直描的敍事手法(寫實手法)來敍事,如第八段,沒有出現一句明顯的抒情和議論,甚至沒有任何修飾,只是客觀地陳述事實和細節,只用簡明的數據對比,就已經完全表現出葉志平校長對保障師生生命安全高度的責任心,對工作的認真細緻。

5.【*示例】  示例一:我不同意此種觀點。這篇通訊敍事不枝不蔓,集中體現了文章的寫作意圖。汶川“5·12”地震之後,災區校舍的質量問題已經凸現出來,記者具有敏鋭的職業眼光,及時記錄和表現了一個盡其所能保障師生生命安全的中學校長形象,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當時人們關於“災難能否避免”的疑問。而其他與此關係不大的素材則一筆帶過,防止喧賓奪主,避免了“高大全”類型化的寫作模式,鮮明、集中、準確地詮釋了文章的寫作意圖,是一篇優秀的新聞報道。

    (或:這篇通訊角度單一卻有深度。作者獨闢蹊徑,從校長對師生生命安全的關注這個角度,緊緊圍繞着“避險”來寫,只從一個角度切入,其他素材一筆帶過,抓住“加固教學樓”和“組織應急疏散演練”兩個核心情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地描敍,着力表現葉志平校長的責任心和遠見,他的謀略和能力,以及他的堅韌和執著。文章目標明確,挖掘得深,遠勝於面面俱到的敍寫,更顯現了報道的深度)

    示例二:我同意此種觀點。

葉志平是四川地震災區一名難得的優秀校長,記者如果能夠多方面深入瞭解、開拓素材,比如他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建設學校,如何在條件差、待遇低的情況下提高教育質量等,給讀者展現一個全面的葉志平,人物形象更為飽滿、鮮明,對於全國*進一步瞭解災區的教育狀況,瞭解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努力工作的災區師生,更有助於抗震救災工作,會收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僅從“避險”一個角度來描述他,確實有所遺憾。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