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顧亭林,字忠清,南直隸崑山人也。曾祖乃顧章志,顧氏為*東望族。少孤,事母孝。亭...

來源:國語幫 3.12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顧亭林,字忠清,南直隸崑山人也。曾祖乃顧章志,顧氏為*東望族。少孤,事母孝。亭...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顧亭林,字忠清,南直隸崑山人也。曾祖乃顧章志,顧氏為*東望族。少孤,事母孝。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釋書,出門則以一騾二馬捆書自隨。偶邊塞亭障,呼老兵詣道邊酒壚,對坐痛飲。諮其風土,考其區域。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馬上無事,輒據鞍默誦諸經註疏,遇故友若不相識,或顛墜崖谷,亦無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詣淵涵博大,莫與抗衡與!諸生請講學,亦謝之。

凡先生之遊,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或徑行平原大野,無足留意,則於鞍上默誦諸經註疏;偶有遺忘,則即坊肆中發書而熟復之。

亭林先生貌極醜怪*復嚴峻鼎革後獨身北走戊戌遍遊北都諸畿甸直抵山海關外以觀大東。丁巳,六謁思陵,始卜居陝之華*。凡所至之地,輒買媵婢、置莊產。不一二年,即棄去,終已不顧。而善於治財,故一生羈旅,曾無睏乏。東海兩學士宦未顯時,常從假貸,累數千金,亦不取償也。康熙*辰,先生適都下,兩學士設宴,必延之上座,三爵既畢,即起還寓。學士曰:“甥尚有薄蔬未薦,舅氏幸少需,暢飲夜闌,張燈送回何如?”先生怒*而作曰:“世間惟‘淫奔’‘納賄’二者,皆於夜行之,豈有正人君子而夜行者乎?”學士屏息肅容,不敢更置一詞。

亭林先生嘗勖其甥徐立齋相國曰:“有體國經野之心,而後可以登山臨水;有濟世安民之略,而後可以考古論今。”此正先生自道其抱負。一部《郡國利病書》,胥在是矣。自漢以下,堪當此語者,殆無幾人。

亭林先生《廣師篇》雲:“學究天人,確乎不拔,吾不如王錫闡;讀書為己,探賾洞微,吾不如楊雪臣;獨精三禮,卓然經師,吾不如張爾岐;蕭然物外,自得天機,吾不如傅山;堅苦力學,無師而成,吾不如李容;險阻備嘗,與時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聞強記,羣書之府,吾不如吳任臣;文章爾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彝尊;好學不倦,篤於朋友,吾不如王宏撰;精心六書,信而好古,吾不如張弨。”而今鄉里晚學粗識徑途,便謂朋輩中莫可與語,志高氣溢,不亦悲乎?

(選自《清代名人軼事》,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亭林先生貌極醜/怪*復嚴峻/鼎革後獨身/北走戊戌/遍遊北都諸畿甸/直抵山海關外/以觀大東。

B.亭林先生貌極醜怪/*復嚴峻/鼎革後獨身北走/戊戌/遍遊北都諸畿甸/直抵山海關外/以觀大東。

C.亭林先生貌極醜/怪*復嚴峻/鼎革後獨身北走/戊戌/遍遊北都諸畿甸/直抵山海關/外以觀大東。

D.亭林先生貌極醜怪/*復嚴峻/鼎革後獨身/北走戊戌/遍遊北都諸畿甸/直抵山海關/外以觀大東。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註疏是注和疏的並稱。注,是對經書字句的註解;疏,是對注的註解,又稱義疏。

B.諸生,古代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的生員,也包括太學生員。

C.三禮,一指祭祀天、地、宗廟之禮;二指《儀禮》《周禮》《禮記》三部儒家經典。

D.六書指《詩經》《尚書》《禮經》《周易》《樂經》《春秋》這六部先秦古籍。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亭林先生勤學善思,到了邊塞亭障,就詢問當地風土人情,考察地理風貌。

B.丁巳年,先生選擇定居在陝西的華*,其後六次拜謁思陵。

C.亭林先生善於管理家財,雖一生客居異鄉,但沒有睏乏的時候。

D.先生*苦撰寫的《郡國利病書》,無處不體現着他的理想抱負。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

(2)有體國經野之心,而後可以登山臨水;有濟世安民之略,而後可以考古論今。

【回答】

1.B

2.D

3.B

4.(1)到了險要的地方,就叫老兵和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處的詳細情況;有時發現所到之處的情況和平日裏知道的不相符,就到街市客店中打開書本核對校正它。

(2)把都城劃分為若干區域,由官宦貴族分別居住或讓奴隸、平民耕作,而後可以遊覽山水名勝;有使國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樂業的謀略,而後可以考論古今。

【分析】

1.本題考查斷句的能力。

句意:亭林先生外貌極其醜陋,*格又很嚴厲,改朝換代後獨自去了北方。戊戌年,遊遍了的京城郊外的地方,直到山海關外,來觀察大東區。

“醜怪”是一個詞,是“貌”的謂語,不能斷開,排除AC;“戊戌”是時間狀語,應單獨成句,排除D。

故選B。

2.本題考查識記文化常識的能力。

D項,“六書指《詩經》《尚書》《禮經》《周易》《樂經》《春秋》這六部先秦古籍”錯誤,六書,指漢字的六種構造條例,包括: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註、假借。

故選D。

3.本題考查概括和分析文本內容的能力。

B項,“先生選擇定居在陝西的華*,其後六次拜謁思陵”錯誤,由“丁巳,六謁思陵,始卜居陝之華*”可以看出,是先六次拜謁思陵,再選擇定居在陝西的華*。

故選B。

4.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1)厄塞,險要的地方;曲折,這裏指詳細情況;或,有時;不合,不相符;第二個“即”,到;發,打開;對勘,核對校正。

(2)體國經野,把都城劃分為若干區域,由官宦貴族分別居住或讓奴隸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國家。濟世安民,使國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樂業。

【點睛】

參考譯文:

顧亭林,字忠清,是南直隸崑山人。曾祖是顧章志,顧氏是*東有名望的家族。年輕時就死了父親,對母親十分孝順。亭林先生從小到老手都沒放下過書,出門就隨身帶一騾二馬馱書。有時候到了邊塞崗亭,就招呼老兵到路邊的小酒店,面對面開懷暢飲,詢問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地理。如果發現與自己以往瞭解的情況不相符合,他就翻書詳細地訂正,一定要毫無疑問才停止。坐在馬上空閒的時候,就跨着馬鞍默默背誦四書五經等經典和對它們的註釋。即使遇到親朋好友就像不認識一樣,有時候因此掉到山谷中,也不後悔。認真仔細到這個程度,他的學問博大精深,沒有人能與他相比的。華*的諸生請求他講學,他也推辭了。

顧炎武外出遊歷,總是用許多馬和騾子跟着自己。到了險要的地方,就叫老兵和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處的詳細情況;有時發現所到之處的情況和平日裏知道的不相符,就到街市客店中打開書本核對校正它。(他)有時自己走在平原曠野時,不值得留心,就在馬背上默讀各種經典著作及註釋註解與闡發。偶爾有忘記的,就立即前往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開書仔細認真地查看。

亭林先生外貌極其醜陋,*格又很嚴厲,改朝換代後獨自去了北方。戊戌年,遊遍了的京城郊外的地方,直到山海關外,來觀察大東區。丁巳年,六次拜謁思陵,開始在陝西的華*縣定居。凡是先生到達的地方,總是購買婢妾、置辦天地農莊。不到一二年,就捨棄離開,始終不曾回頭。亭林先生擅長理財,因此,雖然一生漂泊他鄉,但是不曾有一點經濟困難。東海兩學士官職還未顯達時,常常向先生借錢,積累到幾千金,也不向他們索取。康熙*辰年間,先生到了都下,兩學士設宴款待,一定會邀請先生坐上座,先生喝完三杯酒,就離開回到寓所。學士説:“外甥還有菜餚未上,希望舅舅稍稍等待,暢飲到深夜,點燈送您離開怎樣啊?”先生面露怒*,生氣地説:“世上只有淫奔、受賄兩件事都在晚上進行,怎麼有正人君子晚上做這種事的呢?”

亭林先生曾經勉勵他的外甥徐立齋相國説:“把都城劃分為若干區域,由官宦貴族分別居住或讓奴隸、平民耕作,而後可以遊覽山水名勝;有使國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樂業的謀略,而後可以考論古今。”這正是先生自己陳述他的報復。一部《郡國利病書》,無處不體現着他的理想抱負,自漢朝以來,能承擔起這句話的人,大概沒有幾個人吧。

亭林先生《廣師篇》説:“學問淵博,剛強堅決,不可動搖,我不如王錫闡;為了自己的志向讀書,探索幽深之理,洞察隱微,我不如楊雪臣;精到地研究三禮,卓越地講授經書,我不如張爾岐;超脱世俗,不為俗情雜務所煩擾,洞察天機,我不如傅山;刻苦努力學習,無師自通,我不如李容;遍嘗艱難險阻,能屈能伸,我不如路安卿;見聞廣博,記憶力強,博覽羣書,我不如吳任臣;文章文雅,為人忠心厚道,我不如朱彝尊;愛好學習,不知疲倦,對朋友感情深厚,我不如王宏撰;精心鑽研六書,相信並愛好古代的東西,我不如張弨。”而現在鄉里後進之士粗略識得求學途徑,就説同輩之中沒有人可以和他説話交流,志氣高昂而自得,不也很可悲嗎?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