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天利38套名校信息卷三】(二)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20分)   菩提本無樹   熊召政...

來源:國語幫 6.75K

問題詳情:

【改編自天利38套名校信息卷三】(二)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20分)   菩提本無樹   熊召政...

【改編自天利38套名校信息卷三】(二)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20分)

    菩提本無樹

    熊召政

①五祖寺在黃梅東山上,雖然其規制比之省城歸元寺、當陽玉泉寺,略欠恢宏。但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不要説放在鄂省,就是放諸全國來考量,也是不可替代的。

②大家都知道,佛教傳自印度。但自從禪宗產生後,佛教才算實現了*本土化。這個過程經歷了數百年,儘管曲折,但最終找到了出路。這種皈依是雙向的,因此也是有趣的。

③禪僧們依漢土的文化習慣,稱自家門派的開創者為祖。依其傳承的譜系,則初祖達摩來自西土印度,而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則都是大別山人。前二位在山北,後二位在山南。我的家鄉在大別山主峯之下,我每以此為驕傲。但人們往往只知道大別山是紅**根據地,是一支英雄的山。卻不瞭解它同時也是一座拈花示笑,見鳥忘機的佛國禪峯,不但產生了四位禪宗領袖,而且還培植了個*鮮明的*式的宗教智慧與情懷。

④慧可、僧璨、道信與弘忍,四位禪宗的道場分別在太湖的司空山、潛山的天柱山、黃梅的雙峯山與東山。這大別山中的四座峯頭我都專程拜謁過。觀其風樹從容、丹青開於空際的景象;聽其泉流嗽石、鐘磬飛而遠聞的韻致,我的心難免不生出淡淡的出塵之思。

⑤老實説,這四處祖庭,東山的風景不算最好。禪是靜謐的、安寧的,它的生機如枝頭開放的鮮花,雖然燦爛,卻無聲無息。東山喧鬧了一些,過多的俗聲,使滿月蓮花境界稍受影響,也侵擾了諸佛的莊嚴。但是,專程前來拜謁的旅人,若有參透了般若智慧的禪風禪骨,一定能夠剔去囂雜,在寺中曲折的廊廡間以及生着青苔的石階上,聽到一千三百多年前那個舂米的和尚吟誦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⑥這個舂米的和尚釋名慧能,他目不識丁,曾被五祖弘忍稱作“獦狚”,這含了一點點貶損的意思。慧能千里迢迢到五祖寺來,本意是探究佛法,但他只能到廚下做苦力。三年後,他卻因這首偈,得到了弘忍的完全肯定,把象徵着禪宗正脈的袈裟傳給了他。

⑦在湖北這片土地上,有兩件事在歷史中都具有典型的意義。一是劉備看中二十七歲的諸葛亮,拔擢為“*師”;二是弘忍看中慧能,讓其成為*。若按各自當時的情況看,劉備麾下,不但有關羽、張飛與趙雲,還有大謀士徐庶。諸葛亮寸功未建,只憑一個《隆中對》就立即受到重用,用現在的話説,他只是一個回鄉知識青年,連城市户口都沒有。而慧能呢,只是一個廚房裏的雜役,弘忍門下,一千多個弟子,可謂眾星燦爛,特別以神秀為首的十大弟子,個個都是“博士後”,與他們比,慧能只能算是一個“農民工”了。但僅憑二十字偈,他就成了禪宗的第六代領袖。儘管事後看,諸葛亮與慧能的選拔都是正確的,但在當時,這種選拔難免遭到世人的非議。*用人,歷來論資排輩。若劉備與弘忍兩人,不敢打破常規,獨具慧眼起用新人,則諸葛亮與慧能,恐怕就會混跡於眾生,終*湖了。

⑧基於此,無論是用世間法還是用山中法看待五祖寺,都會感受到它的卓爾不羣

⑨我個人認為,*領域中諸葛亮的《隆中對》,佛教領域中慧能的《菩提偈》,都具有石破天驚的意義。慧能之前的五祖,規定了禪宗的方向,但尚未讓禪宗走向民間。讓佛教走向大眾,用智慧啟迪人心,慧能是第一人。

⑩凡是智慧的,必是大眾愉悦的;凡是眾生愉悦的,必是簡便的。有《六祖壇經》傳世的慧能,早成了令人景仰的智慧大師。弘忍畢生做了很多功德,然而他最大的功德,莫過於發現了慧能。

⑾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多次到五祖寺參謁。前不久,我再次去到那裏。在五祖傳衣缽處,新蓋了一座祖師殿。殿角有一棵參天古樹。導遊小姐説那是菩提樹。一位年輕的遊客茫然地問:“不是説‘菩提本無樹’嗎?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樹呢?”

⑿導遊小姐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微笑着。我看到這一幕,忖道:若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這樣的對話,便是禪家活潑潑的機鋒了。                                     

(有刪改)

10.簡要賞析文章第④段劃線句子。(4分)

 

11.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這種皈依是雙向的,因此也是有趣的。(2分)

                                                                        

(2)無論是用世間法還是用山中法看待五祖寺,都會感受到它的卓爾不羣。(2分) 

                                                                        

12.簡析第七自然段寫劉備請諸葛亮和弘忍看中慧能的作用。(6分)

                                                                        

                                                                        

13.有人認為文章最後兩個自然段可以刪去,這樣使文章更簡潔,你贊同嗎?請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回答】

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2分)描寫了大別山中的四座峯的秀美的風景和獨特的風貌,(1分)表達了作者無限嚮往之情。(1分)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可以從修辭方法、詞語運用、分析句子、理解文章幾個方面考慮,“觀”是視覺,“聽”則是聽覺,從試聽兩個角度分別描寫峯頭秀美的風景和獨特的風貌。“我的心難免不生出淡淡的出塵之思”表達作者的嚮往之情、喜愛之情。

(1)禪宗既包含了印度文化,又包含了*本土文化,值得研究。(2分)

(2)無論是從世俗看還是從佛教看,五祖寺都有非凡的意義。(2分)

【解題思路】由第2段“大家都知道,佛教傳自印度。但自從禪宗產生之後,佛教才算實現了*本土化”可知,“這種皈依是雙向的”是指禪宗既包含了印度文化,又包含了*本土文化;“因此也是有趣的”是值得研究。“五祖寺”在山中“世間”和“山中”各代指世俗人間和佛教,“卓爾不羣”意為優秀卓越。

劉備請諸葛亮出山和弘忍看中慧能都是敢打破常規、獨具慧眼識別人才的典型,具有歷史意義又對現實具有啟發意義,豐富了文章的內涵;(4分)引出下文對五祖寺的讚美,為下文的議論作了鋪墊。(2分)

【解題思路】解答這類問題應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回答。內容:劉備請諸葛亮出山和弘忍看中慧能都是敢打破常規、獨具慧眼識別人才,具有歷史意義。結構:引起下文,為下文議論做鋪墊,豐富了文章的內涵。

不贊同。(1分)理由:①文末兩段內容深化了文章主題,導遊小姐和一個年輕人的對話充滿禪意,給人啟示,收到了言有盡意無窮的效果;(2分)②文末兩段寫作者遊五祖寺時看到的菩提樹,回到現實,照應標題,使全文結構完整、嚴謹。(3分)

【解題思路】先亮明觀點不贊同,再從內容和結構上分析。內容上:文末兩段導遊和遊客的對話充滿禪意,“菩提本無樹”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深化文章主旨。結構上:照應題目,使文章結構嚴謹。

【選材意圖】近三年浙*卷對文學類文本的選材來看,似有散文與小説交叉輪考的趨勢。12、13年連續兩年考查了散文,14、15年連續考查了小説。2016年考的是散文,如此看來,2017年考查散文的可能*較大,但規律畢竟不是必然,儘管本選材為散文,但在所命的題目和所擬的*中,又可見小説題的解題影子。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重要句段的品評和賞析,賞析文中精*語言表現力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預估難度係數0.68。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文中重要句子、精*詞語深刻含義的理解,能力層級為D。預估難度係數0.64。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文章佈局謀篇作用的分析,屬評析題型。預估難度係數0.68。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探討文學作品主旨和意藴以及對作品的個*化閲讀。預估難度係數0.62。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