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各題。出塞作①王維居延城外獵天驕②,白草連天野火燒。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雕。...

來源:國語幫 7.56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各題。出塞作①王維居延城外獵天驕②,白草連天野火燒。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雕。...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各題。

出塞作①

王維

居延城外獵天驕②,白草連天野火燒。

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雕。

護羌校尉朝乘障③,破虜將*夜渡遼。

玉靶④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⑤。

【注】①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戰敗吐蕃,王維奉使出塞宣慰,這首詩就寫於此時。②天驕:原為匈奴自稱,這裏借指吐蕃。③乘障:登城守衞。④玉靶:鑲玉的劍柄,借指寶劍。⑤霍嫖姚:本指西漢霍去病,這裏代指崔希逸。

13.這首詩的前兩聯描寫了怎樣的場景?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

14.該詩的頸聯與唐代詩人李賀《雁門太守行》的第二聯對戰爭的描寫有哪些不同? 請簡要分析。

【回答】

13.這首詩的前兩聯描寫了吐蕃健兒趁着秋天草枯之際在一馬平川的草原上馳騁*獵的場景(2分);突出了吐蕃騎兵的強悍和打獵聲勢之大(1分),渲染邊關劍拔*張的緊張局勢,為下面寫唐*的應敵做鋪墊,襯托了唐*的從容鎮定、英勇善戰(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

14.①寫作手法不同:《出塞作》第三聯冷靜客觀地記敍(白描)唐*防守和進攻的情景。《雁門太守行》第二聯則用飽含感情的描寫,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渲染了悲壯慘烈的戰地氣氛。(3分;其中“觀點”1分,“不同點”各1分)②側重點不同:《出塞作》第三聯沒有對交戰的場景做具體描寫,只描述唐*將士白天登城守衞和夜間渡河出擊兩個應敵行動,突出了唐*將士的從容鎮靜,應付自如;而《雁門太守行》第二聯描寫戰鬥時號角震天的氣勢和激戰之後血流滿地的場面,突出了戰爭的殘酷慘烈和傷亡慘重。(3分;其中“觀點”1分,“不同點”各1分,注意:如無“觀點”,但所答“不同點”能看出“觀點”也可給滿分。)

【解析】

13.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這首詩的前兩聯描寫了怎樣的場景?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答題關鍵詞“場景”“ 作用”。首先,描寫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抓典型意象。這首詩的前兩聯描寫了吐蕃健兒趁着秋天草枯之際在一馬平川的草原上馳騁*獵的場景。作用要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答題。內容上,突出了吐蕃騎兵的強悍和打獵聲勢之大;結構上,渲染邊關劍拔*張的緊張局勢,為下面寫唐*的應敵做鋪墊,襯托了唐*的從容鎮定、英勇善戰。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鑑賞景物形象之法:提問形式:1.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物?2.這首詩是怎樣描寫景物的?3.這首詩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什麼畫面?是如何展示的?答題步驟:第一步:描寫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第三步:聯繫詩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構成:描圖景(描繪詩詞中展現的圖景畫面)+點氛圍(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方法總結及運用示範:意境分析三注意:一注意:描繪圖景將詩句與想象結合。描繪詩中圖景,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二注意:概括意境特點應多角度。概括意境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這兩個詞最好能從不同的角度概括,角度有**、動靜、視野、榮衰、明暗、氣勢等。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恬淡靜美、清麗雋永、感傷哀婉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緒基調。三注意:分析情感要具體。詩歌情感分析切忌空洞,要答具體。

14.

試題分析:題幹要求“該詩的頸聯與唐代詩人李賀《雁門太守行》的第二聯對戰爭的描寫有哪些不同? 請簡要分析”這是考查詩歌的寫景角度,同時又是比較類題目。該以角度為主結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比較賞析。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寫景從描寫景物的角度去賞析有以下幾個(1)空間角度。凡寫景總有一個順序,高低、上下、內外,無論怎樣,總是層次分明。(2)**角度。詩歌中所寫景物**不同,把不同**的景物組合到一個畫面中,就收到詩中有畫的效果,鑑賞時可以景物**角度分析寫景特*。(3)感覺器官角度賞析。詩歌中作者寫景,往往從自身的聽覺、視覺、嗅覺等角度去寫,這就要求我們在賞析時,把詩人所見所聞所感的內容品析到位。比如本題就是從寫景角度的異同分析答題的。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