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中唐藝術的內在矛盾從中唐起,現實如杜甫、韓愈等,其審美理想中滲透了儒家的思想,表達出...

來源:國語幫 2.88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中唐藝術的內在矛盾從中唐起,現實如杜甫、韓愈等,其審美理想中滲透了儒家的思想,表達出...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中唐藝術的內在矛盾

從中唐起,現實如杜甫、韓愈等,其審美理想中滲透了儒家的思想,表達出富有現實內容的社會理想和*倫理。儘管風格趣味大不相同,當時的文壇卻貫穿着這一思潮脈絡。連生*浪漫的杜牧,也力贊《楚騷》“言及君臣理亂,時有以激發人意”。他們與封建前期門閥士族對文藝的主張、觀念和理論是有差別的。鍾嶸《詩品》講“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劉勰《文心雕龍》講“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都認為文藝是受客觀事物感發觸動的產品。而韓愈“文起八代之衰”,白居易要回到詩歌的“六義”,都是要回到兩漢的儒家經學,把文藝和倫理緊捆在一起。文藝被規定為倫理*的使用工具,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被拋在一邊。這對文藝的發展當然沒有好處,遲早走向其反面。

就在這些文以載道的倡導者們身上,已經醖釀一種深刻的矛盾。作為世俗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他們提倡儒學,企望天子聖明,自己也志得圓滿,那時他們會選擇兼濟天下。但事實上,現實不會那麼理想,皇帝並不英明,自己的仕途也不會一帆風順,因此他們在強調“文以載道”的同時,也不由自主地走向反面,即“獨善其身”,結果就形成了既關心*又躲避*的矛盾。

此外,文章和生活在中唐以後文人心中也日趨分野,一方面他們高喊周孔道統,另一方面卻耽於名位、聲*、財富。他們雖然標榜儒家教義,實際卻沉浸在他們各自的生活愛好中。這是一種無奈的抗爭。一方面,打着孔孟旗號,聲稱文藝為*服務,發展為宋代理學的文藝觀。另一方面,他們對現實世俗的沉浸和感歎導致他們轉向對個人審美趣味的研磨打造,並使之成為文藝的真正主題和對象,這又為宋元詞曲的出現做鋪墊。如果説,在魏晉,文藝和哲學是相輔相成的,那麼唐宋以後,二者則是彼此背離,分道揚鑣。但是,並非宋明理學而是宋元詞曲,把*的文學趣味帶進一個新的天地。這些千古名句的審美情趣完全不同盛唐,而是沿着中唐線索,走進更為細膩有官能感受和情感**的捕捉追求中。它的作者儘管仍然大做治國平天下的美夢,但他們的審美重點已經遊離了這些。他們的時代精神已經不在馬上,而在閨房;不在世間,而在心境。所以,從這一時期,最為成功的藝術作品是那些不關時事的山水畫、愛情詩,而不是愛發議論的宋詩。與粗獷而不事雕琢的盛唐詩歌相比,纖細而極盡柔媚的花間詞更為時下文人所心儀。

至此,在詞中,中晚唐以來藝術趨向生活的這種時代心理終於找到了它最合適的歸宿。種種與詩境截然不同的詞境的創造,正是這個時代典型的審美音調。它使得藝術正逐步擺脱長久控制着自己的枷鎖。

那麼中唐藝術的內在矛盾如何解決?這需要藝術與*的分離,走向*細緻的發展道路。與從中唐經晚唐到宋元的這種藝術發展相吻合,在美學理論上突出來的就是對藝術風格、韻味的追求。這種風格韻味往往讓人有欲説還休、休又欲説的愁腸百結。如果説,鍾嶸《詩品》和劉勰《文心雕龍》還是與文藝理論混合在一起的美學,那麼,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和嚴羽的《滄浪詩話》,就是更為純粹更為標準的美學了。但無論多麼純粹的美學如果要完全脱離儒家思想而*,卻又是一種空中樓*,這就是研究者需要謹慎的。只有彼此呼應協調,相互補充配合,方成為一代美學風神。

(選自李澤厚《美的歷程》,有刪改)

4.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若皇帝聖明,自己志得圓滿,中唐這些知識分子就強調兼濟天下;而當皇帝昏庸,自己仕途不順時,他們就選擇獨善其身。

B.中唐以後文人心中標榜儒家教義、強調文藝為*倫理服務的觀念,後來發展成為宋代理學的文藝觀,而對個人審美趣味的研磨打造為宋元詞曲的出現作了鋪墊。

C.與盛唐詩歌相比,花間詞缺乏粗獷豪放的氣象,趨於細膩柔媚的風格,也更為時下那些不關心時事的文人所喜愛。

D.藝術趨向生活,需要擺脱長期控制自己的*倫理枷鎖,而與詩境不同的詞境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所在。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從中唐起,無論現實主義還是浪漫主義詩人,儘管風格趣味不同,但都在審美理想中滲透了儒家的思想,表達出富有現實內容的社會理想和*倫理。

B.魏晉時代的文藝和哲學是相輔相成的;唐宋之後,二者彼此背離,分道揚鑣;最終不是哲學而是文藝將*文學趣味帶入一個新天地。

C.宋元以來詩人更注重細膩的官能感受和情感捕捉,不再有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追求,轉而關注自我的個人生活和體驗。

D.韓愈和白居易雖然主張有區別,但他們的共同之處在於都強調文藝的*倫理功能,而摒棄了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唐詩人和封建前期門閥士族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強調詩歌為*倫理服務,後者強調詩歌對客觀事物表達感懷觸動。

B.中唐之後的文人耽於名利、聲*,沉浸於個人生活,過去標榜的儒家教義成為一種幌子,體現了這些文人的思想有虛偽之處。

C.所謂藝術要與*分離,就是要求文藝去捕捉、表達和創造出那種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卻又動人心魄的情感、意趣和韻味。

D.作者認為,美學追求既要*不成為儒家思想的附庸,又不能脱離儒家思想孤立存在,需要相互補充,才會體現美的神髓。

【回答】

4.C

5.C

6.B

【解析】

4.

試題分析:C項,“也更為時下那些不關心時事的文人所喜愛”曲解文意,文中表述是“花間詞更為時下文人所心儀”。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考核概念的題目的命題點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內涵、外延,注意的錯誤主要是範圍不當、偷換概念、無中生有、強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問等類型。命題的方式經常是對文中相關概念的要點進行組合,或對文中的句子進行轉換,或是改變文中句子之間的關係。此題C項,“也更為時下那些不關心時事的文人所喜愛”曲解文意。

5.

試題分析:C項,“不再有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追求”説法不當,原文是“它的作者儘管仍然大做治國平天下的美夢”,説明這些詩人仍有治國平天下的夢想。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篩選並整合信息的題目,篩選整合信息的題目側重於對文中佐*觀點的現象、材料的運用的準確*進行考核,主要的錯誤類型是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無中生有、混淆範圍、偷換概念等等。此題C項,“不再有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追求”説法不當,原文是“它的作者儘管仍然大做治國平天下的美夢”,説明這些詩人仍有治國平天下的夢想。選項曲解文意。

6.

試題分析:B項,“體現了這些文人的思想有虛偽之處”錯誤,原文表述是“這是一種無奈的抗爭”“他們對現實世俗的沉浸和感歎導致他們轉向對個人審美趣味的研磨打造並使之成為文藝的真正主題和對象”,表明審美情趣的轉移是他們躲避現實的苦悶的方式,不能説明他們思想虛偽。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是點睛】這類題目重點集中在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核,錯誤類型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換概念、混淆範圍、強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變句子含義從而出現選項的觀點和文中的觀點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觀點和作者的觀點混淆,對文中的觀點概括錯誤等方式。此題B項,“體現了這些文人的思想有虛偽之處”錯誤曲解文意。

知識點:科普類文本閲讀 社科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