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

來源:國語幫 3.3W

問題詳情: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無隴斷焉。

1.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其如土石何    

(2)固不可徹    

(3)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4)河曲智叟亡以應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2)甚矣,汝之不惠!

 

3.對選文內容的理解和寫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講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顛倒,將大智大勇者命名為“愚公”,將鼠目寸光者命名為“智叟”,這樣加重了對比的**,增強了諷刺的效果。

C.愚公飽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張。這個主張得到了眾人的熱烈響應,卻遭到了妻子的強烈反對和智叟的無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動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兩座大山。這一富有神話**的結局,包含了對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頌揚。

4.畫線的兩句話表面相似,實際不同。請簡析它們的區別。

 

5. 從文中愚公駁斥智叟的話看,你認為愚公“愚”嗎?為什麼?

 

6. 實現*夢,任重而道遠。從選文中愚公的身上,我們可以汲取哪些精神營養?

 

【回答】

1.(1)  (加強反問語氣)

(2)  (通,暢達)

(3) (窮盡)

(4) (通“無”)

2. (1)於是(愚公)帶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成年男子(上了山),鑿石頭挖山,用箕畚(裝石頭、土塊)運到渤海岸邊。

(2)你太不聰明瞭!

3. C

4.出發點不同。其妻是在“雜然相許”的前提下“獻疑”,一個“獻”字表明她對愚公的關心;智叟不是提出疑問,“笑而止之”是對愚公的否定,“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強了否定的意思。

5.不愚。因為從這個句子裏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艱難、堅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長遠、發展的目光,儘管憑他個人能力不能實現目標,但他堅信只要後代子孫堅持奮鬥,總有一天會移掉大山!

6.敢想敢幹(不安於現狀);團結合作(廣泛依靠羣眾);有堅忍不拔的毅力;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做事不畏艱險。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