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

來源:國語幫 1.74W

問題詳情:

                             【*】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陽,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無隴斷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 ,何如?”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缽④ 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幾 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⑤ 不如蜀鄙之僧哉! 

【註釋】①鄙:邊境。②南海:指佛教聖地普陀山,在今浙*定海縣東的海上。③瓶:水瓶。④缽;和尚用來盛飯食的器皿。⑤顧:難道,反而。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

①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箕畚:

     ②汝之不惠           惠:

     ③帝感其誠           感:

     ④越明年             越: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懼其.不已也/其.真無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誨/輟耕之. 壟上

3.翻譯下面句子。

 自此,冀之南                            【*】愚公移山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漢之*,無隴斷焉。   

4.*乙兩文告訴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是什麼?兩文的結尾形式有什麼不同?

 

【回答】

1. ①用箕畚  ②通“慧”,聰明  ③被„„感動  ④到、及

2.D

3.從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4.①人要立志,並付諸行動。②*文以神話結尾,而乙文以議論結尾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