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題。登岳陽樓(其一)(宋) 陳與義洞庭之東*水西, 簾旌①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②,...

來源:國語幫 1.25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題。登岳陽樓(其一)(宋) 陳與義洞庭之東*水西, 簾旌①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②,...

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題。

登岳陽樓(其一)

(宋)  陳與義

洞庭之東*水西,  簾旌①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②,徙倚③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遊還望遠,  三年多難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裏,  老木滄波無限悲。

【注】①簾旌(jīng):酒店或茶館的招子。②吳蜀橫分地:三國時吳國和蜀國爭奪荊州,吳將魯肅曾率兵萬人駐紮在岳陽。橫分,這裏指瓜分。③徙(xǐ)倚(yǐ):徘徊。④三年多難:公元1126年(宋欽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滅亡,到寫此詩時已有三年。憑危:指登樓。

14.有人認為 “‘簾旌不動夕陽遲’這一句是全詩寫景濃墨重*的一筆,看似平常,實則細膩”,請試作賞析。

15.有人説,雖同為悲秋傷懷,但陳詩不若杜甫深廣。請結合《登高》分析這樣説的理由。

【回答】

14.作者運用了遠近結合、動靜相生的手法。(2分)“簾旌”為近景,“夕陽”為遠景,近景遠景合而為一,可以想見詩人的視線由近及遠地掃描,逐漸放開,融入那蒼茫的暮*中。不動的簾旌,表明湖面風平浪靜;遲落的夕陽,提示着傍晚的安詳。詩句描繪了靜謐而慘淡的夕陽入山圖,為下文抒情鋪墊了淒涼的基調。(3分)

15.杜詩(《登高》)主題(感情)更深廣。(1分)陳詩側重表現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雖然此詩也抒發華年不再,生命短暫的暮年感傷,但着重表現的是逃難之危境,弔古之悲情,以“老木滄波”喻“己悲”之愁緒。(3分)而杜詩則把個人顛沛流離、老病多愁的感傷建立在憂國憂民、擔憂社會時局的高尚的個人情*基礎之上,即使在身老病重、孤舟漂泊之際老杜仍心繫國家、擔憂時局、憐憫蒼生,故感情更顯深廣。(2分)(只要答到類似“陳詩側重表現個人之悲:亡國之痛、萬里漂泊、年華空老;而杜詩則將個人之悲融入家國之悲,且更凸現家國之悲”即可)

【解析】

14.

試題分析:從寫景特徵的角度分析詩句中的遠近結合和動靜結合的手法的運用,從情節結合的角度分析清情景關係,什麼意象,創設什麼意境,表達什麼情感。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賞析詩句的角度主要有運用個意象、創設的意境、運用手法和煉字方面的特徵,如是景物描寫的詩句注意分析描寫景物運用的運用的手法,情景之間的關係的處理。作者運用了遠近結合、動靜相生的手法。(手法)“簾旌”為近景,“夕陽”為遠景,近景遠景合而為一,可以想見詩人的視線由近及遠地掃描,逐漸放開,融入那蒼茫的暮*中。不動的簾旌,表明湖面風平浪靜;遲落的夕陽,提示着傍晚的安詳。(解釋)詩句描繪了靜謐而慘淡的夕陽入山圖,(意境)為下文抒情鋪墊了淒涼的基調。(情感)

15.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探究首歌情感並和學過的詩歌進行比較閲讀的題目,注意《登高》的情感的“深廣”除個人情感還有憂國憂民,二此詩注意是個人的情感。

【考點定位】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注意題乾的提示,一個是“淺窄”,一個是“深廣”,“深廣”主要是個人情感之外還有憂國憂民之情,“淺窄”主要是個人情感,探究個人情感要抓住詩中表情達意的關鍵的詞語“萬里”“三年”“多難”“白頭”作答。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