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藝術作品本身就是個東西,而不是表現着別的東西的東西。藝術眼光就是能夠不去思考作品...

來源:國語幫 5.1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藝術作品本身就是個東西,而不是表現着別的東西的東西。藝術眼光就是能夠不去思考作品...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


藝術作品本身就是個東西,而不是表現着別的東西的東西。藝術眼光就是能夠不去思考作品與別的東西是否有相似*,而能夠看到作品所製造的世界的“別樣*”。相似*是一個知識的要求。


為什麼總看不到作品已經是個東西,而要看成是個影子?總想對照着某種東西去看,這種壞的眼光甚至影響了藝術家的創作,搞得藝術家刻意去尋找一些古怪的觀念和變態的心理來表現。其實表現什麼相對來説不太重要,關鍵是作品的做法。藝術家當然應該能夠把芝麻粒大的事情和劃時代的事情都同樣寫成藝術作品。


確實有許多人不會看作品,就拿文學作品來説(以文學為例是因為人人都覺得至少能夠看懂文學作品),作家在構成一個作品時會使用各種手法,一般人看到的是故事或者情節,以為手法是輔助的,其實手法是一個作品的存在本身,它決定了這個作品是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如果我們把故事或情節誤以為是“存在”,就會以看實際事物的方式把作家千方百計構造出來的存在還原為我們認為它“應該是”的存在,這樣,作品就不存在了。假如不管什麼樣的解讀或解構都是合理的閲讀,還需要什麼樣的創作?反正無論作品怎樣構成,它都要被看成別的樣子,那麼,隨便怎麼寫作都無所謂了。以一種簡單的手法為例,作家有時候打亂自然時間和場面給予重組,現在很可能會有一些人悄悄在心裏把它還原為比較“真實的”狀態去理解。更別提那些複雜的手法。假如一樣一樣的都還原回去了,剩下的當然不是作品,而只不過是故事了。


別説看作品,許多人甚至連看一棵樹都不會看。把一棵樹看成是我的各種表情,這是*,是社戲,不是藝術。要讓那棵樹把自我踢一邊去,自然而然地生長着,長成一個世界。和一般的想法相反,真正的藝術最討厭自我。如果不是按照自我去解釋作品,而是能夠讓作品橫行霸道走過來改變自己的感覺,就差不多有了藝術感覺。想象我們真的來到一個全新的世界――比如説一個不同時空概念的世界或者一個由不同物質構成的世界――我們會去批評它嗎?會抱怨它的天空是黃*的、有3 個月亮、樹都長得跟刺球似的嗎?不會的,不同尋常的感覺讓我們忙不過來,那些新的感覺改寫了我們的感覺方式。不管是聰明人還是蠢人,其“基因圖”有百分之九十是一樣的,即使人與低級生物的基因圖也是大部分相似,而卻是非常不同的存在。在科學上它們是相似的,但在生活中在感覺裏卻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我聽到過一段精*的評論,有人解釋為什麼不看電視劇時説:許多電視劇跟周圍發生的事情一模一樣,如果把那些無聊的事情再看一遍,豈不是跟受“二茬罪”似的?


1.根據作者的看法,下列屬於“壞眼光”的一項是   (    )


A.我們應該知道藝術作品本身就是個東西,而不是表現着別的東西的東西。


B.藝術作品內容來源於生活,因而我們要看到它與生活的相似之處。


C.我們在欣賞藝術作品時能夠看到作品所製造的世界的“別樣*”。


D.我們不能認為因為某作品表現了某種觀念或心理才説它是有意義的。


2.結合全文表達的主要意思,對“要讓那棵樹把自我踢一邊去,自然而然地生長着,長成一個世界”這句話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    )


A.樹是有生命的東西,如果會欣賞一棵樹,就不要把一棵樹看成是我的各種表情。


B.欣賞作品不能按照自我去解釋作品,而是要讓作品走過來改變自己的感覺。


C.作家如果寫一棵樹,哪怕是把樹都寫成刺球一樣的東西,都應該是自然的合理的。


D.只有拋開原有的藝術感覺,新作品的藝術感覺才能走過來改變原有的藝術感覺。

【回答】

1.B(其他三項強調的是看作品不應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應看出作品的獨特*)


2.B(A、C兩項説的是樹本身,D項前一句與本文文意不符)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