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的對外交往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不同特徵。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南京條約簽訂後,朝野上下對...

來源:國語幫 1.38W

問題詳情:

(18分)*的對外交往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不同特徵。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南京條約簽訂後,朝野上下對...

(18分)*的對外交往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不同特徵。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南京條約簽訂後,朝野上下對五口通商痛心疾首,認為……五口同開,必將禍患*更甚……李鴻章曾就《煙台條約》中“添開口岸”條款發表評論,認為*已經門户洞開,“即添數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國到處準他人寄居貿易,而仍日益強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強”。……*午戰敗後,伍廷芳認為,*不如主動打開國門,像日本那樣全境開放,無論大小各國皆於通商,……應是“利多弊少”。

——申學鋒《*近代對外開放史》

“……使皆由*自闢商埠,則此疆彼界雖欲尺寸侵越而不能。今通商之地日益多,佔地之謀日益甚,非自闢華市以清其限制,則官司隔膜無可稽查……大興商埠,則商賈通而民不為病,釐捐撤而國不患民貧。”

——維新志士陳熾《大興商埠説》

(1)據材料一,指出國人對“通商開埠”認識的變化軌跡。並分析指出國人主張“自開商埠”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從鴉片戰爭以來,制約*經濟發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國主義國家通過不平等條約體系強加於*的協定關税……1929年以後,國民*比較成功地通過與列強各國的交涉,實現了關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國貨物在*的實際進口率只有4%,1931年則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達到了25%。*戰爭全面爆發前的1936年,成為*史上各項經濟指標最好的一年。以事關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工業而言,由於有了較為長期的發展規劃,並設置了像資源委員會這樣的綜合經濟管理部門,發展最為迅速。

——步平、榮為木主編《中華民族*戰爭全史》(摘編)

(2)據材料二,分析南京國民*統治前期*經濟發展的原因。(6分)

材料三  *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改革開放以前基本不考慮全球化的問題,關起門來自搞一套,因而對外部資源、模式和市場的利用極其有限,也影響了現代化的發展速度。改革開放以後,對現代化的全球化傾向有了明確的認識,提出要與世界接軌,要引進和利用世界各國的一切先進文明……從而實現了現代化進程的全球化與*化的合理結合。

——虞和平《*現代化歷程》

(3)根據材料三並結合所學知識,從經濟角度説明我國“實現了現代化進程的全球化與*化的合理結合”。 (6分)

【回答】

(18分)

(1)軌跡:從認為開埠對*危害很大到開埠“利弊參半”,甚至“利多弊少”。(2分)

原因:被迫開埠通商客觀上促進*社會發展;受歐日因通商而強國的啟發;有識之士禦敵自強的願望。(任意兩點4分)

(2)原因: 實現了關税自主;制定了較為長期的發展規劃;設置了綜合經濟管理部門(6分)

(3)經濟上,初步形成了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加入世貿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參與全球化的世界經濟。(6分)

知識點:現代*的對外關係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