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素酶是加酶洗衣粉中的重要成分、對於處理服裝面料等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人員初步篩選到能合成纖維素酶的菌株MC...

來源:國語幫 3.05W

問題詳情:

纖維素酶是加酶洗衣粉中的重要成分、對於處理服裝面料等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人員初步篩選到能合成纖維素酶的菌株MC...

纖維素酶是加酶洗衣粉中的重要成分、對於處理服裝面料等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人員初步篩選到能合成纖維素酶的菌株MC﹣1,以下是該菌株的選擇和鑑定過程.

(1)為了獲得能合成纖維素酶的單菌落,可採用選擇*固體培養基培養,其唯一碳源是        ,還可採用在培養基中加入剛果紅染料,若某菌落附近出現        ,就可以鑑定該菌落中含有纖維素分解菌.

(2)製備培養基時各種成分在熔化後分裝前必須進行       ,實驗結束時,使用過的培養基應該進行      處理後,才能倒掉.

(3)純化菌株MC﹣1時,      (可/不可)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防止雜菌感染.若用劃線法分離菌株MC﹣1時,從第二次劃線*作起,每次總是要從上一次劃線的末端開始劃線,並劃線數次,其原因是                    ,最終可得到由單個細菌繁殖而形成的菌落.

(4)若用塗布法分離時,有1升菌液,用無菌吸管吸取1mL轉至盛有9mL無菌水的試管中,依次稀釋至103倍.各取0.1mL已稀釋103倍的水樣分別接種到三個培養基上培養,記錄的菌落數分別為31、34、37,則每升原菌液中菌株MC﹣1數目為          .該數據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           .

【回答】

解:(1)為了獲得能合成纖維素酶的單菌落,可採用選擇*固體培養基培養,其唯一碳源是纖維素,還可採用在培養基中加入剛果紅染料,若某菌落附近出現透明圈,就可以鑑定該菌落中含有纖維素分解菌.

(2)製備培養基時各種成分在熔化後分裝前必須進行調pH,實驗結束時,使用過的培養基應該進行 滅菌處理後,才能倒掉.

(3)純化菌株MC﹣1時,由於纖維素分解菌對抗生素敏感,因此不可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防止雜菌感染.若用劃線法分離菌株MC﹣1時,從第二次劃線*作起,每次總是要從上一次劃線的末端開始劃線,並劃線數次,其原因是線條末端的細菌數量少(或使聚集的菌體逐步稀釋),最終可得到由單個細菌繁殖而形成的菌落.

(4)若用塗布法分離時,有1升菌液,用無菌吸管吸取1mL轉至盛有9mL無菌水的試管中,依次稀釋至103倍.各取0.1mL已稀釋103倍的水樣分別接種到三個培養基上培養,記錄的菌落數分別為31、34、37,則每升原菌液中菌株MC﹣1數目=(31+34+37)÷3÷0.1×103×103=3.4×108個.當兩個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時,平板上觀察的是一個菌落,因此該數據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少、低.

故*為:

(1)纖維素    透明圈

(2)調pH   滅菌

(3)不可   線條末端的細菌數量少(或使聚集的菌體逐步稀釋)

(4)3.4×108個   少、低

知識點:微生物的利用

題型:填空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