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內容,完成後面題目。“博弈論”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它是研究個體如何在錯綜複雜的相互影響中得出最合理的...

來源:國語幫 2.8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內容,完成後面題目。“博弈論”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它是研究個體如何在錯綜複雜的相互影響中得出最合理的...

閲讀下面的內容,完成後面題目。

“博弈論”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它是研究個體如何在錯綜複雜的相互影響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的一種理論。“博弈”這一説法是從棋弈、撲克和戰爭等帶有競賽、對抗和決策*質的問題中借用的術語,聽上去有點玄奧,實際上卻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博弈論大師看經濟社會問題猶如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於遊戲之中。所以,博弈論多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入手,娓娓道來,並不乏味。

在博弈論中,有一個著名的“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博弈模型。假設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殺,財物被盜。*方抓到兩個犯罪嫌疑人,並從他們的住處搜出贓物。但是,他們矢口否認曾殺過人。於是*方將兩人隔離後進行審訊。檢察官給出如下條件:由於你們的偷盜罪已有確鑿的*據,所以可以判你們一年刑期。但是,如果你單獨坦白殺人的罪行,我只判你三個月的監禁,但你的同夥要被判十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夥檢舉,那麼你就將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個月的監禁。但是,如果你們兩人都坦白交代,那麼,你們都要被判五年刑。兩個囚犯面臨着兩難的選擇——坦白或抵賴。顯然最好的策略是雙方都抵賴,結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年。但是由於兩人在隔離的情況下無法串供,所以,每一個人都從利己的目的出發,選擇坦白交代這一最佳策略。因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最短的監禁,但前提是同夥抵賴,這顯然比自己抵賴坐十年牢要好。這種策略是損人利己的策略。不僅如此,坦白還有更多的好處。如果對方坦白了而自己抵賴了,那自己就得坐十年牢。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應該選擇坦白交代,即使兩人同時坦白,至多也只判五年。所以,兩人合理的選擇是坦白,原本對雙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賴)和結局(被判一年刑)就不會出現。

在這個“囚徒困境”中,每個局中人選擇了自己的最優策略,從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的策略構成了一個最優的策略組合,沒有人有足夠理由打破這種均衡。這種由所有局中人(也稱當事人、參與者)的最佳策略構成的戰略組合,被稱為“非合作博弈均衡”, 也叫“納什均衡”①。

“納什均衡”有着廣泛而深刻的意義。個人理*與集體理*的衝突,各人追求利己行為而導致的最終結局是一個“納什均衡”,也是對所有人都不利的結局。從“納什均衡”我們引出了一條真理:從利己目的出發,結果損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兩個囚徒的命運就是如此,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 從“納什均衡”的普遍意義中我們可以深刻領悟司空見慣的經濟貿易、國防*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現象,博弈雙方在決策時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為目標,結果是無法實現最大利益,甚至導致對各方都最不利的結局,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具有相當的普遍*,在市場競爭、環境問題、公共資源開發利用中屢見不鮮。因此,博弈論不僅僅存在於數學的運籌學中,也正在經濟學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注】①納什:世界著名博弈學大師。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博弈論研究的是個體如何在錯綜複雜的相互影響中採取策略。

B.博弈論是研究棋弈、撲克這類對抗*質問題的一種理論,也是研究“囚徒困境”中陷入兩難選擇的策略問題的一門科學。

C.“納什均衡”是每個局中人自己選擇的最優策略,是各人追求利己行為而導致的最終結局。

D.“納什均衡”由所有局中人的最佳策略組合構成,為了使自己獲得最大利益,沒有人會主動改變自己的策略。從實質上説,“納什均衡”是一種非合作博弈狀態。

11.下列各項中,不屬於造成兩位嫌疑犯陷入“囚徒困境”原因的一項是

A.兩個囚犯處於隔離的情況而無法串供。

B.兩個囚犯面臨着兩難的選擇——坦白或抵賴

C.檢察官給出了一個特定的條件。

D.兩個囚犯都想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12.下列關於“納什均衡”的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實力相當、棋風相似的棋手們相互揣摩、相互牽制,彼此爭贏,他們下出的變化多端的棋局,是一個“納什均衡”。

B.企業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寧願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也絕不會主動增加環保設備投資。最終*加強污染管制,企業採取低污染策略,使企業利益與環境保護互相平衡,從而進入“納什均衡”。

C.每年的五一、*都是商家盈利的黃金週,為了在七天長假裏取得可觀的收益,商家們無不使出渾身解數,降價促銷甚至虧本銷售,不惜打出“跳樓價”,“血本甩賣”的字眼。價格大戰的結局就是一個“納什均衡”。

D.任何一個國家在*貿易中都面臨着保持貿易自由與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兩難選擇。X國試圖對Y國進行進口貿易限制,比如提高關税;Y國必然會進行反擊,也提高關税。誰都沒有撈到好處的結局就是一個“納什均衡”。

13.根據文意,概括“納什均衡”的現實意義。

【回答】

10.D

11.B

12.B

13.博弈雙方在決策時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為目標,結果是無法實現最大利益,甚至導致對各方都最不利的結局(或:從利己目的出發,結果損人不利己;或:個人理*與集體理*的衝突,各人追求利己行為而導致的最終結局是對所有人都不利的結局。2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1分)。

【解析】

10.

試題分析:A缺少“最合理”,B説法太片面,C“最終結局”錯,應是“策略組合”。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這一考點,題目的設置,或針對一個句羣,或針對一個段落,或針對全篇。一般是客觀題,即判斷説法與原文是否一致。錯誤的設置一般為過於絕對、以偏概全、混淆時間、模糊範圍、無中生有、偷換概念、答非所問、張冠李戴等。A故意遺漏信息,缺少“最合理”;B説法太片面;C偷換概念,“最終結局”錯,應是“策略組合”。

11.

試題分析:B項是困境的具體表現,不是原因。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歸納和篩選信息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幹,明確對象及要求,然後瀏覽選項,之後到文中找到選項所在的位置,並將選項與其進行比較分析。通過比較原文和題幹可知,此題主要答題區間在文章第1段,題目是問原因,而B不是原因,而是囚徒在困境中的具體表現,屬於答非所問。

12.

試題分析:B項,兩方都獲利,不屬於納什均衡。

【考點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易錯*示】這是一道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試題錯誤設置的方式注意是“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範圍”“無中生有”“偷換概念”等類型,答題時注意對全文的綜合理解,然後對照選項尋找細微的差別,選項B.是兩方都獲利,不屬於納什均衡。這可以從原文最後兩段看出。

13.

試題分析:題目要求概括“納什均衡”的現實意義。首先找到答題區間,可以確定在文章最後一段,抓住現實意義,找到相關語句“從‘納什均衡’的普遍意義中我們可以……博弈雙方在決策時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為目標,結果是無法實現最大利益,甚至導致對各方都最不利的結局,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可以用文中的概括*語句答題,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歸納。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歸納內容要點類題目,一是抓住重點段,找出總括句、中心句;二是抓住關鍵詞,合併歸納;三是注意要點不要遺漏。答題時首先找到題目的答題區間,然後找到相關語句,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概括。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