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後面小題。答柳惲                        野田黃雀行③吳均    ...

來源:國語幫 2.19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後面小題。答柳惲                        野田黃雀行③吳均    ...

閲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後面小題。

答柳惲                         野田黃雀行③

吳均                             曹植

清晨發隴西,日暮飛狐谷。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       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霧露夜侵衣,關山曉催軸①。     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

君去欲何之?參差間原陸②。     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

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       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

                               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注】①催軸:即催車上路。   ②原陸:高原和平陸。③建安二十四年,曹*藉故殺了曹植親信楊修,次年曹丕繼位.又殺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處動輒得咎的逆境,無力救助友人,深感憤忿,內心十分痛苦,只能寫詩寄意。

16.曹詩用“高樹”,吳詩卻用“高木”,“高木”一詞使用的是否恰當?請結合所學具體分析

17.兩首詩中都寫到了“悲”字,請結合詩歌説説兩位詩人為何而悲。

【回答】

16.“高木”使用恰當。“木”這一意象含有“落葉”的暗示。寒風陣陣,木葉盡脱的景象,渲染了邊地秋天的蕭殺氣氛,表現了友人路途的艱*,表達了作者的惦念之情。

17.①《答柳惲》,作者通過描寫友人旅途的艱*,表達了對友人的牽掛及今日一別不知何時再相見的傷悲之情。②《野田黃雀行》,作者通過描寫少年捎羅網救鳥的行為,表達了友人落難自己想出手相救而無力援救的憤慨與悲痛。

【解析】

16.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煉字的能力。解答此題,應根據“木”的含義,結合着具體語境分析其描寫出的環境氛圍,表現出的作者思想感情角度作答。由“秋月”“寒風”等詞語可知,“木”字渲染出了邊地秋天蕭瑟的氛圍,然後再結合着這種意境答出表現的友人路途的艱*與作者的惦念之情。答題時,要結合着具體詞句分析作答。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看看該字使用了什麼手法。——釋含義明手法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表現了怎樣的景物或怎樣的人物特徵。——描 景象摹情態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在整體上看錶達技巧的作用。— —點情景、表感情、談作用。

17.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鑑賞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三看三抓法”,即根據詩歌標題、註釋、作者、關鍵詞、詩歌主旨等分析作答。第一首可根據詩歌註釋及關鍵詞“關山曉催軸”“君去欲何之”“一見終無緣”等可體會出詩人對友人旅途的艱*和惦念及不知何時才能相見的悲傷之情。而第二首詩歌是曹植的友人被曹丕殺害而無力相救的悲傷之情。答題時,要將二首詩歌對比作答。

【考點定位】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鑑賞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題思路:(1)抓關鍵詞:指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和情感態度的詞語。這些詞往往是“詩眼”。(2)抓關鍵句:指最能概括詩歌思想內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或議論*的句子。這樣的語句一般出現在詩歌的結尾。(3)緊扣詩題:不少詩歌的題目對詩歌的內容和詩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詩歌的意象作為切入點來解讀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5)抓註釋:註釋一般是對題目、作者、朝代、寫作背景等與詩歌內容相關的解釋或提示,很多情況下它們對我們的解題起着重要的作用。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