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閲讀以下詩歌,回答以下問題。粵秀峯晚望同黃香石諸子二首(其一)譚敬昭*上青山山外紅,遠帆片片點歸艭①。橫...

來源:國語幫 1.76W

問題詳情:

17.閲讀以下詩歌,回答以下問題。粵秀峯晚望同黃香石諸子二首(其一)譚敬昭*上青山山外紅,遠帆片片點歸艭①。橫...

17.閲讀以下詩歌,回答以下問題。

粵秀峯晚望同黃香石諸子二首(其一)

譚敬昭

*上青山山外紅,遠帆片片點歸艭①。

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②。

注:①艭:shuāng, 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目中的“晚望”?請分別從“晚”“望”兩個方面回答。

⑵簡析詩中“帶”字的妙處。

【回答】

(1)晚:歸艭、鐘聲   望:*、青山、遠帆、老鶴

(2)“帶”採用了擬人手法,賦予“老鶴”人的動作,不説鐘聲遠播,而説老鶴帶鐘聲到海幢,使畫*有靈動感。

【解析】

(1)【試題分析】本題是考查考生對意象的把握。意象包含“意”和“象”兩個方面,也就是主觀情感與客觀景象,而且要能夠把兩者自然地融合起來。解答這一小題,一定要緊扣詩歌內容。“歸艭”“鐘聲”這些意象體現了題目中的“晚”。“*”“青山”“遠帆”“老鶴”等意象體現了題目中的“望”。理由是,*上捕魚的船隻紛紛回來,自然是到了晚上;在古詩詞裏面,經常會看到寫寺廟裏的晚鐘的句子,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人與友人在粵秀峯上,看*上的青山,就應該是眺望,而“山外”的“*”,距離應當更遠,自然更是遠望;“遠帆”本身就已經有了一個“遠”字,寫的當然是“望”;“橫空老鶴南飛去”,“橫空”二字,寫出一種闊大的境界,其本身固屬遠望所見,“南飛去”中的一個“去”字,説明老鶴已經飛走了,看飛走了的老鶴,自然也是“望”。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詩歌的意象直接從詩句中尋找並摘抄即可。①找出表達意象的詞語。 ②概括意象特點。 ③理解意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回答時應包括三個要點:①是什麼意象? ②意象的具體特徵是什麼?③意象的意義是什麼?

(2)【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詩歌的煉字。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思考:一是具有擬人的藝術效果。帶東西,往往是人的行為。可見,作者把老鶴人*化了。二是具有化虛為實的效果。“鐘聲”怎麼傳播到遠方的?詩人想到了“帶”字。用這個“帶”字,聲音就像書本、信函等實在的、有形的東西一樣可以被攜帶了。這樣就把看不見摸不着的聲音寫出形來了,多麼形象、生動,富有動感!這是一個開放*的題目,*不要求一律,但必須自圓其説,言之成理。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所謂煉字,就是為了表達的需要,在用字遣詞時進行精細的錘鍊推敲和創造*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詞獲得簡練精美、形象生動、含蓄深刻的表達效果。這種對字詞進行藝術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煉字。答題分三步:①解釋該詞在詩句中的含義即語境意。 ②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詩意。 注意活用、修辭及其他表達技巧。③總結表達效果。即點出該字渲染了怎樣的氣氛,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