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文,完成下題。流逝的古典     黃暉①那天下午,我去聽一位老教授的課,他講的是《詩經·蒹葭》。午後的陽...

來源:國語幫 1.25W

問題詳情:

閲讀下文,完成下題。流逝的古典     黃暉①那天下午,我去聽一位老教授的課,他講的是《詩經·蒹葭》。午後的陽...

閲讀下文,完成下題。

流逝的古典      黃暉

①那天下午,我去聽一位老教授的課,他講的是《詩經·蒹葭》。午後的陽光從窗户跑進來爬在他那蒼蒼白髮和陶醉的臉上,聽着他温暖地讀着那些漸行漸遠的詩句時,我突然有一種很靜謐、很幸福的感覺。

②夜裏,月*和清風悄悄穿過窗簾,我從高高的書架上找出了那本遺忘多年的《詩經》。線裝的書頁泛着遠古的光芒,是那種隨着光*流逝,越來越樸實的金*。在幽幽浮動的墨香裏,我再一次看到了“蒹葭蒼蒼”“白露未晞”。我看見遠古時代的一個蘆塘,清晨,纖纖蘆葦被牛乳般流動如煙的霧靄輕柔地包裹着。晨曦中,淺綠的墨綠的葦叢倩影婆娑,亭亭玉立,如衣香鬢飛的女子涉水而來。懷念這一種意境:我不想把這説成是一種詩情,而情願把它歸為一種古典。“古典”一詞本身就很靜態,很內斂,很純粹,有一種淑靜、典雅的感覺,令我們咀嚼、玩味不夠。

③我讀到《關雎》,讀到《桃夭》,讀到“青青之麥,生於陵坡”,讀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讀到“昔年移柳,依依*南,今看搖落,悽傖*潭。”我想到為什麼,這些很遠古的文字,如今讀來,依然淙淙如訴,讓人可感可悟。真如澹澹的淥水,我們的心田彷彿千萬年來一直是它青青的河牀。

④想到了《古詩十九首》,這些不知作者姓名和年代,突兀而起復又戛然而止的謎一般的詩歌羣落。為什麼就連李白這樣的大詩人也為之佩服得五體投地?怎會洋洋灑灑醉酒般地寫下整卷《古風》?我想,這就是古典的魅力吧。它們以其天衣無縫、水*融的藝術境界,言近旨遠、語短情長的藝術魅力震撼、陶冶着無數的後人!

⑤注視着這些古典書籍,撫摸着它們厚實的脊樑,我能感受到它們所藴含的時代精髓和撐起的時代魄力。而它們又是那樣寧靜,我不敢想象沒有《詩經》、《楚辭》的時代叫什麼先秦,沒有唐詩宋詞的時代算什麼唐宋,沒有小説的明清是什麼樣的明清。這些源自第一張植物纖維構築的紙片的靈感,在千百年漫長的時光中,撫慰着人類的精神與靈魂,牽引着人類穿越長長的時光隧道。一行行時長時短的句子,一頁頁時近時遠的思緒,那麼質樸、厚重,它們牽着我走向文字的源頭。這些久遠的古典文字的確“舊”了,但那字裏行間所充盈的生命精神、深邃的原理、多極的內核卻超越了彼時彼地,在這個世界夜深人靜的時刻漸入我們的心靈、血脈,在我們的血管裏流淌……

⑥我相信那些古典的文字肯定來自於平凡的生活,源於簡潔、沉靜的心靈。古人在最為平凡的採摘、狩獵、耕種之餘,偶有所見所感,自自然然,隨口吟出了“蒹葭蒼蒼’,“淥水澹澹”這些精純得像墨金一樣的文字。汽車、電腦離它們很遠,人慾物慾離他們很遠,而平凡離他們很近,詩情離他們很近,古典離他們很近。古典與古人本來就是水*融的一體。而我們呢?在撫摸那些《詩經》句子的時候,除了對美的巨大感動,內心、更有一份莫名的*涼和疼痛:那自然史上最純真的童年風景、生命與自然最相愛*的“蜜月之歲”似乎已經漸行漸遠了!閲讀竟成了永遠的懷念!

⑦懷念古典,這是一份超越時空的契約。我的心靈深處永遠會留下一個寬敞、透亮的空間,讓飄溢着靈*、充盈着生命精神的古典詩情燦然長流。

6.請賞析第⑤段劃線句的表達效果。

7.請簡要分析文章第①段寫聽“老教授的課”的作用。

8.第⑤段“撫摸着它們厚實的脊樑”中“撫摸”一詞用得好,請簡要分析。

9.文章第⑥段,作者説“閲讀竟成了永遠的懷念”,請根據文意概括其原因。

10.對本文理解和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

A.作者幻想蘆塘旁邊的亭亭玉立的女子,從而產生淑靜,典雅的感覺。

B.文中運用對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增加了文采,豐富了文章的內涵。

C.只有多讀古書,才能讓“古典”不至於流逝。

D.本文融敍述描寫説明抒情於一爐,寫出了古典珍貴無比的價值。

E.李白的《古風》言近旨遠,語短情長,極具藝術魅力和震撼力。

F.文章由“讀”入“思”,層層深入,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思考。

11.根據全文內容,結合自己的閲讀實踐,舉例談談“古典”給你帶來的獨特體驗。

【回答】

6.運用排比,層層鋪排,集中表現了古典所藴含的時代精髓和撐起的時代魄力。

7.(1)以老教授的課使作者產生了“靜謐、幸福的感覺”,從而自然引出了下文對古典深刻的感悟(2分)。

(2)暗釦標題(或照應標題),“午後的陽光” “漸行漸遠的詩句”暗示古典在人們的視線中正在慢慢消逝(1分)。

8.“撫摸”這一滿含深情的動作,(1分)體現了作者用心體驗,感悟之深,能感受到古典所藴含的時代精髓和撐起的時代魄力,(1分)表現了作者對古典書籍的摯愛之情。(1分)

9.現代的人們被物慾所左右,失去了簡潔沉靜的心靈,已經遠離了純真的自然,(1分)再也無法像古人那樣做到文學、生命、自然的水*融,*統一。(1分)

10.B  F

11.評分標準:舉例+作品內容概括1+1分;閲讀體驗2分,古典內涵1分。

“古典”內涵:(1)“古典”一詞本身就很靜態,很內斂,很純粹,有一種淑靜、典雅的感覺,令我們咀嚼、玩味不夠。(2)古典的魅力以其天衣無縫、水*融的藝術境界,言近旨遠、語短情長的藝術魅力震撼、陶冶着無數的後人!(3)它們藴含時代精髓和撐起的時代魄力,而它們又是那樣寧靜。(4)那些古典的文字來自於平凡的生活,源於簡潔、沉靜的心靈。

【解析】

6.

試題分析:畫線句子是對前一句“我能感受到它們所藴含的時代精髓和撐起的時代魄力”的具體闡釋:《詩經》、《楚辭》是先秦的精髓,唐詩宋詞是唐宋的精髓,明清小説是明清的精髓,它們是撐起那個時代的魄力。排比句式,更加充分地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觀點。解答語句的表達效果題時,要先還原修辭句的本義,再分析修辭的表達效果。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為理解B。

7.

試題分析:從內容上看,是教授的講課讓我產生幸福、靜謐地感覺,它是我對古典深刻感悟的直接動因;從結構上看,這段文字位於文章開頭,即照應標題,又給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調,“漸行漸遠的詩句”暗示了古典在人們的視線中慢慢消失。解答“作用”類題目,可以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作答。

考點: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8.

試題分析:本題中“撫摸” 的意思是“用手輕輕地按着,來回移動”,撫摸的對象是“書脊”, 作者“能感受到它們所藴含的時代精髓和撐起的時代魄力”是撫摸這個動作帶來的直接體驗。作者為什麼要“撫摸”,表現了作者對古典書籍的摯愛。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先解釋詞語的本身所飽含的意思,再分析體現了作者的怎樣的情感,再分析詞語在語段中的作用。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為理解B。

9.

試題分析:扣住第⑥段“汽車、電腦離它們很遠,人慾物慾離他們很遠,而平凡離他們很近,詩情離他們很近,古典離他們很近。古典與古人本來就是水*融的一體。”句子,進行分析,前一句揭示的原因是人們被物慾左右,後一句言外之意是現代人與古典無法水*融。解答此題時,要扣住文本分析,注意抓關鍵句,重點句,由“實”而“虛”,進行提煉。切不可脱離文本分析。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0.

試題分析:A項,原文是“‘古典’一詞本身就很靜態,很內斂,很純粹,有一種淑靜、典雅的感覺”,是“古典”而非題幹所説“蘆塘旁邊的亭亭玉立的女子”;C項,無中生有;D項,文中無“説明”,以偏概全;E項,“言近旨遠,語短情長”是“古典”而非“李白”,故意混淆。考題設置選項時,往往具有迷惑*,表現在如下幾方面:以偏概全、混淆時態、因果混亂、主次顛倒、混淆是非、無中生有、故意混淆充分必要條件等。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探究此類題目要注意幾點:一是審清題幹,看清題幹潛台詞,明確探究點;二是掌握“多角度”探究思路。提出自己的見解要觀點明確,切記模稜兩可。答題思路:舉例+作品內容概括;閲讀體驗+古典內涵。

考點: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