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釋奠禮作為祭祀先聖先師的大型禮儀,對國家意識形態與民眾的思想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釋奠...

來源:國語幫 2.93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釋奠禮作為祭祀先聖先師的大型禮儀,對國家意識形態與民眾的思想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釋奠...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釋奠禮作為祭祀先聖先師的大型禮儀,對國家意識形態與民眾的思想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釋奠禮最早見於《禮記·文王世子》:“凡學,春,官釋奠於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然而,釋奠禮的具體行禮過程,《禮記》中並無明確的詳細記載。

西漢武帝始立太學,東漢明帝又立辟雍,並於辟雍親行大*禮、養老禮。《後漢書》記載:“禮畢,帝正坐自講,諸儒執經問難於前。”雖然亦為一時之大觀,但釋奠禮卻闕而不備。魏晉之際,皇太子學通一經之後,即於辟雍行釋奠禮,以太牢祀孔子,顏淵配享。樑陳之間,禮畢后皇帝舉行宴會,太子與羣臣吟詩作賦。

北方少數民族*亦行釋奠之禮,但風俗與南方有所不同。前秦建元七年,“堅行禮於辟雍,祀先師孔子,其太子及公侯卿大夫之元子,皆束脩釋奠焉。”束脩是學生入學時所行之禮,與釋奠毫不相干,苻堅將二者混為一談。可見前秦文化雖盛,到底是戰亂中的少數民族*,對漢地禮制還不十分熟悉。此後,北魏亦多次行釋奠禮,主要延請大儒為皇帝講經。這是北魏統治者學習漢族文化、提升*素養的表現,並不重視禮儀本身。

唐代的釋奠禮在前朝基礎上有所損益,在具體的細節上則糅合了南朝的制度。《唐六典》國子監條:“凡春秋二分之月,上丁,釋奠於先聖孔宣父,以先師顏回配。七十二弟子及先儒二十二賢從祀焉。祭以太牢,樂用登歌,六佾之舞。”這些規定,與漢地原有的禮制並不牴牾,甚至更詳盡精密。然而,在釋奠的行禮過程中,卻表現出與前代截然不同的特*。

唐代釋奠禮不僅講論儒家經典,而且兼及佛道兩家,三家辯論經義。無怪乎宋人林駉在《源流至論》一書裏評論道:“唐人外有尊經之名,而不知尊聖之道。聖經雜於釋老。故高祖釋奠,浮屠惠乘、道士劉進喜乃得與徐文遠、陸德明同講。高宗已數招李元植與方士、浮屠講經。”提倡三教同尊,不始於唐,梁武帝蕭衍佞佛,且有《述三教詩》尊崇佛、道。然而,畢竟釋奠是儒學大禮,唐以前的講經還是限於儒家經典。

唐代釋奠禮不僅奏陳雅樂,而且有京兆府供食、教坊雜樂倡優助興。據《舊唐書》記載,永泰二年代宗下詔封賞魚朝恩,於國子監上“京兆府造食,內教坊音樂、竿木渾脱,羅列於論堂前。”這種用教坊雜樂的風俗,一直延續到宋朝。

唐代的釋奠禮為何會產生這些特點呢?既然不是漢地的傳統,或許可從外來文化影響的角度加以考慮。《大唐西域記》描述了印度曲女城的法會:“佛像前後各百大象,樂人以乘,鼓奏音樂。……饌食已訖,集諸異學,商攉微言,抑揚至理。”唐代的釋奠禮與此頗為類似。此外,唐代所受西域文化的影響也為學界所公認。故而推測唐代的釋奠禮是受了西域法會的影響。直至宋代,此風才逐漸被矯正。

                                                 (摘編自範晶晶《唐代的釋奠禮》)

4.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祭祀先聖先師的釋奠禮最早見於《禮記》,但它對具體行禮過程並無明確的詳細記載,很難參考執行

B.東漢明帝設立辟雍,並於辟雍親行大*禮、養老禮,禮畢,諸儒執經問難於帝前,但這些都不是釋奠禮。

C.魏晉之際,皇太子學通一經之後,即於辟雍行釋奠禮,以太牢祀孔子,顏淵配享。這些細節唐代釋奠禮有所借鑑。

D.唐代所受西域文化的影響為學界所公認,因此唐代的釋奠禮一定是受了西域法會的影響才有與前代截然不同的特*。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釋奠禮中的講經活動和所行釋奠之禮,對國家意識形態與民眾的思想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B.北魏雖然多次行釋奠禮,但並不重視禮儀本身,只是為了學習漢族文化、提升*素養。

C.宋人林駉以唐高祖、唐高宗為例,否定唐代釋奠禮中講經活動,但作者並不贊同他的觀點。

D.釋奠禮是儒學大禮,唐以前的講經限於儒家經典,但在唐代因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發生改變。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符堅把學生入學時所行束脩之禮與釋奠禮混為一談,可見前秦文化雖盛,但對漢地禮制還不十分熟悉。

B.唐代的釋奠禮在前朝基礎上有所損益,其中的規定,與漢地原有的禮制並不牴牾,甚至更詳盡精密。

C.提倡儒佛道三教同尊,開始於唐代。因為唐代釋奠禮不僅講論儒家經典,而且兼及佛道兩家,三家辯論經義。

D.唐代釋奠禮不僅奏陳雅樂,而且有京兆府供食、教坊雜樂倡優助興;其中教坊雜樂的風俗,一直延續到宋朝。

【回答】

4.D

5.C

6.C

【解析】

4.

試題分析:原文是“故而推測”。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篩選並整合信息的題目,篩選整合信息的題目側重於對文中佐*觀點的現象、材料的運用的準確*進行考核,主要的錯誤類型是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無中生有等。此題中D混淆邏輯範圍。

5.

試題分析:“但作者並不贊同”,無中生有,作者只是客觀敍述並無自己的判斷。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篩選並整合信息的題目,篩選整合信息的題目側重於對文中佐*觀點的現象、材料的運用的準確*進行考核,主要的錯誤類型是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無中生有等。此題中C無中生有。

6.

試題分析:原文是“提倡三教同尊,不始於唐”。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類題目重點集中在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核,考核的方式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換概念等。此題選項C混淆時間範圍。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