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夷陵之戰造句子,“夷陵之戰”造句

來源:國語幫 2.95W

6、三大戰役中的“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的主戰場在湖北;

9、而就劉備來説,在夷陵之戰前也存在這一心態。

12、那麼,問題來了,夷陵之戰蜀漢最多損失5萬兵馬,為何之後就一蹶不振呢?對此,在筆者看來,這主要是因為夷陵之戰的失敗,標誌着蜀漢徹底失去了荊州。

15、不過,蜀漢羣臣的勸諫,還是沒有阻止夷陵之戰的爆發。

18、對此,在筆者看來,劉備之所以不顧反對去發動夷陵之戰,是因為其擁有戰勝東吳的信心。

21、公元222年,陸遜親自率領大*在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從而確保東吳可以繼續佔據荊州之地。

24、不過,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在夷陵之戰中,蜀漢和東吳的兵力,大約都是5萬人左右。

27、諸葛亮做好了搭上荊州也要除掉關羽的準備,那劉備就更不會發動夷陵之戰,非要奪回荊州了。

31、關興在演義中的戲份很多,和張飛之子張苞並稱“小關張”,他在夷陵之戰時親手斬殺了潘璋,奪回了父親的青龍偃月*。

34、在夷陵之戰後,本來就已經非常衰弱的蜀漢,可謂存在滅亡的危險了,也即外有曹魏和東吳這兩大強敵環伺,內有南中地區的叛亂。

37、最實際的一個構想,就是龐統輔佐劉備平定益州,然後諸葛亮坐鎮荊州,有關羽輔佐,如此荊州必不至失,而關羽也不至於大意失荊州,更不會出現劉備夷陵之戰的慘敗。

3、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

7、蜀漢與孫吳之間的夷陵之戰,是確定兩國疆域的一場戰爭。

11、一方面,在夷陵之戰前,劉備先是擊敗了益州牧劉璋,奪取了益州之地。

16、夷陵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役最後一戰,吳蜀聯盟倒戈相向,慘烈戰鬥後讓人感慨漢室復興的絕望。

20、夷陵之戰時,陸遜則又根據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採取了誘敵深入、疲敵師志的戰略方針。

25、其中,就夷陵之戰來説,《三國演義》中稱劉備率領了75萬大*,而東吳則派遣20多萬大*來抵抗劉備。

29、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在夷陵之戰的時候,孫權曾經想要把孫小妹獻出來撫平戰事,但是被劉備拒絕了。

35、最後,由此,夷陵之戰蜀漢最多損失了5萬兵馬,如果蜀漢還擁有荊州的話,這5萬兵馬的損失,還是比較容易補充了。

夷陵之戰造句

2、這樣,夷陵之戰可能變成夷陵停戰,蜀國的數萬將士得以保存。

8、所以,在夷陵之戰後,諸葛亮感歎道:“若法孝直法正。

14、同年六月,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兵敗,馬良也遇害身亡。

22、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夷陵之戰的背景“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遂帥諸*伐吳”。

28、,劉備為報東吳殺害關羽之仇,悍然發動了攻打東吳的夷陵之戰馬良因其對荊州西南四郡風土人情的熟悉,劉備派他到武陵聯結蠻夷助蜀伐吳,功成,深受劉備器重。

36、其實劉備重用馬稷也是無奈之舉,馬稷有四位哥哥都非常有才華和名氣,其中馬良的能力最為出眾,在蜀漢擔任侍中職位,可惜馬良在夷陵之戰中遇害身亡,蜀漢因此少了一位大人才。

5、夷陵之戰是三國初年影響深遠的一場戰爭

17、所以,夷陵之戰後,蜀漢整體上進入到下滑階段,甚至説是一蹶不振了。

26、首先,在夷陵之戰後,劉備在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承擔起匡扶漢室的重任。

1、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

13、不過,在夷陵之戰中,劉備卻迎來了自己人生中最慘痛的一次失敗。

32、有野史説孫小妹後來嫁給了陸遜,也就是在夷陵之戰裏面火燒了劉備八百裏聯營的大都督,兩個人恩愛過餘生,但是沒有具體的史料記載。

10、222年,在夷陵之戰大敗的劉備逃入白帝城,將之改名為永安。

33、而荊州沒了,劉備稱得上是功虧一簣,以至於後來劉備發起了夷陵之戰,也是輸的一敗如水,而蜀國也是從此沒有了爭霸的資格。

23、但是,在夷陵之戰後,蜀漢因為徹底失去了荊州,想要擊敗曹魏幾乎是不可能了。

4、夷陵之戰,劉備輸光了蜀國北伐的本錢。

19、當然,諸葛亮憑藉一系列的努力,終於讓蜀漢化險為夷,走出了夷陵之戰後的險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