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宋代童蒙教育與前朝相比,最明顯的特徵是突破了門閥士族嚴格的等級制度,呈現出大眾化...

來源:國語幫 3.37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宋代童蒙教育與前朝相比,最明顯的特徵是突破了門閥士族嚴格的等級制度,呈現出大眾化...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宋代童蒙教育與前朝相比,最明顯的特徵是突破了門閥士族嚴格的等級制度,呈現出大眾化的趨勢。其原因主要在於:宋代土地私有制的進一步強化,促進了庶族地主階級與小農經濟主體地位的確立,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眾化趨勢的形成奠定了廣泛的社會階級基礎;宋代最高統治者提倡的“興文教,用文人”,改革科舉制度的文教政策和神童舉的設置,為宋代童蒙教育大眾化趨勢的形成開闢了現實途徑。

宋代童蒙教育對象,除了趙宋宗室子孫和一般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以外,相當一部分是出身於平民的農家子弟。此外,歷來位居四民之末的商人也非常重視對其子弟的教育。“農工商各教子讀書”成為宋代社會的一道獨特風景。

宋代社會結構的變化,尤其是商品經濟的發展,促使童蒙教育目的多元化趨向的形成。宋代童蒙教育除了以理學為核心的道德教化目的進一步彰顯,以及為科舉之預備目的進一步強化以外,為生計和職業準備的目的初步顯現。由於科舉考試競爭十分激烈,能及第者畢竟是少數,當人數眾多的農工商子弟的科舉之夢在屢試屢敗中破滅時,其讀書目的往往也隨之發生變化。袁採在《袁氏家訓》中明確指出:“如不能為儒,則巫醫、僧道、農圃、商賈、伎術,凡可以養生而不至於辱先者,皆可為也。”

宋代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促使童蒙教育重心下移至民間,出現了事實上的雙軌制,即一是包括專為皇室、貴族子弟設立的宗學、諸王公學等在內的官學教育系統,二是包括專門為廣大中下層知識分子和普通百姓子弟設立的私塾、義學、家塾以及其他民間教化形式在內的私學教育系統。私學教育系統中接受教育的主要是人數眾多的田夫牧子和工商小民,他們的天職無非“闢土植谷”“作巧成器”“通財鬻貨”,因此,他們所讀之書系“雜字”、《百家姓》之類。廣大中下層平民及其子弟在“常讀熟記”中瞭解五穀雜糧、農什器具、日用傢什以及生產、生活方面的基本技能,進而達到“上賬不難”等基本技能的掌握的目的。

此外,宋代許多著名學者如朱熹、呂祖謙等,在重視倫理道德教育的同時,也非常重視對蒙童進行一些自然、科學常識的教育,以培養博學、廣聞的兒童。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宋代童蒙教育內容中不僅有“雲維何興,以水之生。雨維何降,以雲之蒸”等自然常識,也出現了以歐陽修的《州名急就章》、方逢辰的《名物蒙求》等為代表的專講名物制度、自然常識及科技知識的童蒙教材。

宋代童蒙教育憑藉其大眾化的特點,不僅促進了整個宋代社會文化的相對普及和下層民眾文化素質的普遍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上層精英文化向下層大眾文化的傳播和轉變,對維護封建宗法社會的穩固和延續封建統治發揮了獨有的文化效應。同時,宋代童蒙教育的大眾化,也開啟了*封建社會後期童蒙教育社會化普及化發展的先河。

(摘自郭婭《試論宋代童蒙教育的大眾化》,有刪改)

4.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代童蒙教育呈現出大眾化趨勢的主要原因是,宋代教育突破了門閥士族嚴格的等級制度,普通百姓有了更多的受教育的機會。

B.宋代童蒙教育的目的漸漸地發生變化,其原因之一是科舉考試競爭激烈,大多數農工商子弟根本無法實現一舉成名的夢想。

C.宋代童蒙教育體系包括為皇室和貴族子弟等設立的官學教育系統,及面向廣大中下層知識分子、普通百姓子弟設立的私學教育系統。

D.宋代許多著名學者對童蒙教育做出過貢獻,如袁採、朱熹、歐陽修等人,他們或提出過童蒙教育的理論主張,或編寫過相關教材。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統治者對教育的大力提倡,激發了宋代人教育子女的熱情,當時社會各階層對教育的需求不斷增加,形成了宋代童蒙教育辦學形式的多樣化。

B.“農工商各教子讀書”反映了宋代童蒙教育對象非常廣,除了趙宋宗室子孫、一般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外,還有眾多的田夫牧子和工商小民的子弟。

C.宋代童蒙教育的目的雖然仍包括道德教化和為科舉考試做準備,但是更加重視自然、科學常識教育,注重傳授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D.宋代以《百家姓》《州名急就章》《名物蒙求》之類的書作為童蒙教育的教材,幫助孩子們識字、認識名物,並且普及自然常識和科技知識等。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隨着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宋代童蒙教育基本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系統,教育目的、教育形式、教育內容逐漸由單一走向多樣。

B.宋代的童蒙教育不僅保障了官僚貴族子弟能夠讀書,而且為平民百姓子弟也提供了上學讀書的機會,客觀上推動了教育的大眾化。

C.宋代童蒙教育在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僅為宋代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還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宋代文化等方面的發展。

D.宋代童蒙教育促進了下層民眾文化素質的普遍提高,因而上層精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向下層大眾傳播,維護了封建統治的穩固。

【回答】

4.A

5.C

6.D

【解析】

4.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的理解和概括能力。A項,表述錯誤,原文中有“宋代童蒙教育與前朝相比,最明顯的特徵是突破了門閥士族嚴格的等級制度”,突破門閥士族等級制度的是“宋代童蒙教育”而不是“宋代教育”;且原文有“其原因主要……途徑”。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此類題目答題時應注意分清答題的區域,錯誤設置一般為混淆範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無中生有等,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概括文章的內容較難,答題時首先瀏覽選項,在文中找到選項對應的區位,然後仔細分析,比如本題,題幹要求選出“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選項A是針對第一段設置,文章的表述是“宋代童蒙教育與前朝相比,最明顯的特徵是突破了門閥士族嚴格的等級制度”,選項張冠李戴。

5.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對文意的理解能力。C項,“更加重視自然、科學常識教育,注重傳授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技能”錯誤,原文第四段介紹了童蒙教育的雙軌制問題,官學教育還是以道德教化和科舉為主要目的,而私學教育才注重常識教育和傳授基本技能等。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時候,首先應認真審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那就要求考生應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內容;然後認真辨析所給的選項,把文本的信息和選項進行比較,看選項有無改變文章的表述。比如本題的C項,源自文章第四段,考生應注意“雙軌制”的具體內容。

6.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D項,強加因果。“促進下層民眾文化素質的普遍提高,因而上層精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向下層大眾傳播”錯誤。原文是“不僅促進了整個宋代社會文化的相對普及和下層民眾文化素質的普遍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上層精英文化向下層大眾文化的傳播和轉變”。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像這種題目,考生應先認真審題,要從題幹中審明答題的方向,比如本題中,“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然後就要到文中找到與選項有關聯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與選項是否一致。比如選項D.當選項中出現“因而”“所以”等因果詞的時候,要注意分析其因果關係是否恰當。

知識點:科普類文本閲讀 社科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