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東省平邑縣第一中學高三其他)*古代素有修成德、服遠人的傳統,中外之間的友好往來不絕於史。閲讀材...

來源:國語幫 1.95W

問題詳情:

(2020·山東省平邑縣第一中學高三其他)*古代素有修成德、服遠人的傳統,中外之間的友好往來不絕於史。閲讀材...

(2020·山東省平邑縣第一中學高三其他)*古代素有修成德、服遠人的傳統,中外之間的友好往來不絕於史。閲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騫曰:“以騫度之,大夏去漢萬二千里,居漢西南,身毒國又居大夏東南數千裏,有蜀物,此其去蜀不遠矣。今使大廈夏,從羌中,險,羌人惡之。少北,則為匈奴所得。從蜀,宜徑,又無寇。”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誡得而以又義屬之,則廣地萬里,重九譯,致殊俗,威德遍於四海。天子欣欣以騫言為然。乃令因蜀、犍為發間使,四道並出……初,漢欲通西南夷,費多,罷之。及騫言可以通大夏,乃復事西南夷。——摘自班固《漢書·張騫李廣利傳》

材料二  和(鄭和)自永樂初奉使諸番,今經七次,每統領官兵數萬人,海船百餘艘。自太倉開洋,由占城國、暹羅國、爪哇國、柯枝圍、古裏國抵於西域忽魯謨斯等三十年餘國,涉淪淏十萬能餘里……非仗神功,曷能康濟。及臨外邦,其蠻王之梗化不恭者,生擒之。寇兵之肆暴掠者,殄滅之。海道由是而清寧,番人賴之以安業,皆神之助也。……宣德五年,仍往諸番國開詔……思昔數次皆仗神明抄護之功,於是勒文於石。

——摘自《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蹟碑》

(1)根據材料一概括張騫對漢武帝的建議,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漢武帝接受其建議的意義。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對鄭和刻通番事蹟碑這一事件加以評價。

(3)根據以上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封建王朝的外交理念。

【回答】

(1)建議:出使大夏之路應選擇從四川經印度到大廈。

意義:有助於加強西漢和西域諸國、西南夷的聯繫與交流;有助於加強對邊疆的開拓和治理;為絲綢之路的開通提供條件。

(2)評價:鄭和刻石紀事客觀上有助於記錄航海事實並傳之於世,為後人留下珍貴的實物史料;鄭和刻石稱頌神靈天妃對航海的庇佑,但將航海成功歸結為神靈庇佑則體現認識的侷限*。

(3)宣揚威德,崇尚和合,講信修睦,厚往薄來,懷柔遠人,和協萬邦。

【解析】(1)從材料中的“從蜀,宜徑,又無寇”等信息可以看出,張騫對漢武帝的建議是出使大夏之路應選擇從四川經印度到大夏。漢武帝接受其建議的意義,應當聯繫所學從有助於加強西漢和西域諸國西南夷的聯繫與交流、有助於加強對邊疆的開拓和治理、為絲綢之路的開通提供條件等方面來回答。

(2)對鄭和刻通番事蹟碑這一事件加以評價,可以聯繫所學並根據材料中的“海道由是而清寧,番人賴之以安業,皆神之助也”,從有助於記錄航海事實並傳之於世、為後人留下珍貴的實物史料,以及將航海成功歸結為神靈庇佑體現出的認識的侷限*等方面來回答。

(3)從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封建王朝的外交理念是宣揚威德,崇尚和合,講信修睦,厚往薄來,懷柔遠人,和協萬邦,等等。

知識點:古代*的經濟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