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鄭遨,字雲叟,滑州白馬人也。唐明宗祖廟諱遨,故世...

來源:國語幫 9.02K

問題詳情: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鄭遨,字雲叟,滑州白馬人也。唐明宗祖廟諱遨,故世...

(一)文言文閲讀( 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鄭遨,字雲叟,滑州白馬人也。唐明宗祖廟諱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學,敏於文辭。唐昭宗時,舉進士不中,見天下已亂,有拂衣遠去之意,欲攜其妻子與俱隱,其妻不從,遨乃入少室山為道士。其妻數以書勸遨還家,輒投之於火,後聞其妻子卒,一慟而止。遨與李振故善,振後事樑貴顯,欲以祿遨,遨不顧,後振得罪南竄,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聞者益高其行。

其後,遨聞華山有五粒鬆,脂淪入地,千歲化為*,能去三尸①,因徙居華*,欲求之。與道士李道殷、羅隱之友善,世目以為三高士。遨種田,隱之賣*以自給,道殷有釣魚術,鈎而不餌,又能化石為金,遨嘗驗其信然,而不之求也。節度使劉遂凝數以寶貨遺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時以左拾遺、晉高祖時以諫議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賜號為逍遙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節高矣,遭亂世不污於榮利,至棄妻子不顧而去,豈非與世自絕而篤愛其身者歟?然遨好飲酒弈棋,時時為詩章落人間,人間多寫以縑素,相贈遺以為寶,至或圖寫其形,玩於屋壁,其跡雖遠而其名愈彰,與乎石門之徒異矣。

與遨同時張薦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學遊河朔,後去為道士,通老子、莊周之説。高祖召見,問“道家可以治國乎?”對曰:“道也者,妙萬物而為言,得其極者,屍居衽席之間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內殿講《道德經》,拜以為師。薦明聞宮中奉時鼓,曰:“陛下聞鼓乎其聲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無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萬事之本也,能守一者   可以治天下。”高祖善之,賜號通玄先生,後不知其所終。

                   (選自歐陽修《新五代史·隱逸傳》)

【注】①三尸:道家稱在人體內作祟的神有三,叫“三尸”或“三尸神”。

4.下列各句加點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欲以祿遨,遨不                       顧:拜訪    

B. 遨與李振故                            善:善良

C.世以為三高士                         目:觀看

D. 豈非與世自絕而愛其身者歟              篤:很,十分

5.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陛下聞鼓乎/其聲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無一焉然/和之者鼓也

B.陛下聞鼓乎/其聲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無一焉/然和之者鼓也

C.陛下聞鼓乎/其聲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無一焉/然和之者鼓也

D.陛下聞鼓乎/其聲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無一焉然/和之者鼓也

6.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鄭遨年輕時好學能文,後來考進士卻落第了,又恰逢社會動盪,於是隱居山林,當了道士。

B.鄭遨與道友李道殷、羅隱之交情深厚,三人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潔之士。

C.鄭遨隱居山林,但經常有詩稿散落民間,人們對這些詩稿珍愛有加,把它們謄寫在絲絹上,作為饋贈佳品,甚至抄寫在屋壁之上,把玩觀賞。

D.張薦明與鄭遨同為當時著名的隱士,他曾喜好儒學,後來則一心崇奉道家學説,他認為道家學説對治國大有裨益。

7.把本閲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及本階段所學課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後振得罪南竄,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聞者益高其行。(3分)

                                                                                      

(2)高祖大其言,延入內殿講《道德經》,拜以為師。(3分)

                                                                                        

(3)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餘慶獻諂於後。(2分)     

                                                                                      

(4)然微以自文於君親,君親其謂予何!。(2分)

【回答】

4.D (A.顧:考慮;B.善:交好;C.目:看待)

5.C             

6. C(“至或圖寫其形,玩於屋壁”指的是“將他的容貌描畫在屋壁之上,把玩觀賞”,而非將其詩寫在屋壁之上)

7(1)後來李振獲罪向南方逃匿,鄭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從此以後聽説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得罪”1分,“省”1分,“高”1分。)

(2)高祖很尊崇他的話(或:認為他的話很重要),將他請入內殿講授《道德經》,拜(他)作老師。(“大”1分,“延”1分,“以為”中 “以”的賓語必須翻譯出來)

(3)不幸的是,呂師孟早就同我結怨,賈餘慶又緊跟着媚敵獻計。

(4)但在國君、父母面前無法文飾自己的過錯,國君和父母大概會怎麼講我呢?。

【參考譯文】

鄭遨,字雲叟,滑州白馬人。唐明宗祖廟名遨,所以世人以其表字相稱。鄭遨年少時喜好學習,文思敏捷。唐昭宗時,鄭遨考進士不中,見天下已亂,有了拂衣遁世的念頭,想攜妻帶子和他一起歸隱,他的妻子不同意,鄭遨就進少室山當了道士。他的妻子屢次寫信勸他回家,鄭遨總是將信件扔到火裏燒掉,後來聽説妻子、兒子去世了,他大哭一聲就停止了。鄭遨與李振有舊交情,李振後來供職於樑國,地位顯貴,想請鄭遨到樑國任職,鄭遨不予考慮。後來李振獲罪向南方逃匿,鄭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從此以後聽説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

這以後,鄭遨聽説華山有五粒鬆,樹脂流入地下,千年以後化為*材,能去掉三尸,於是遷居到華*,想尋求這種*材。鄭遨和道士李道殷、羅隱之交情深厚,世人把他們看作三位高尚脱俗之人。鄭遨種田,羅隱之靠買*來自給自足,李道殷有釣魚之術,只用魚鈎卻不用魚餌就能釣起魚,又能夠點石成金,鄭遨曾經察驗這件事,果真如此,卻並不(向李道殷)探求這種道術。節度使劉遂凝多次贈給他貴重的物品,鄭遨都不接受。唐明宗時用左拾遺、晉高祖時用諫議大夫的官職徵召他,都不出仕,於是賜給他逍遙先生的稱號。鄭遨天福四年去世,時年七十四歲。

鄭遨的節*可謂高尚了,身逢亂世而不被榮名利祿所玷辱,甚至拋妻離子而遠離家鄉,難道不是與世隔絕並且十分珍愛自身品行的人麼?但是鄭遨喜好飲酒下棋,經常寫詩文散落民間,人們大多將這些詩文謄寫在絲絹上,作為珍品互相饋贈,甚至有人將他的容貌描畫在屋壁之上,把玩觀賞,他的蹤跡雖遠離紅塵但聲名越來越大,與乎石門這些人真是不同啊。

與鄭遨同時的還有一個叫張薦明的,是燕地人。張薦明年少時憑藉儒學修養在河朔一帶受到稱讚,後來離家作了道士,通曉老子、莊周的學説。高祖召見他,問“道家思想可以用來治國麼?”他回答説:“道,涵蓋萬物奧妙而成就一家之言論,得到它的精華,安居於衽席之上就可以治理好天下。”高祖很尊崇他的話(或:認為他的話很重要),將他請入內殿講授《道德經》,拜他作老師。張薦明聽到宮中報時的鼓聲,對高祖説:“陛下聽到這鼓聲了麼?它的聲音單一,五音十二律,鼓聲不在其中,但是能調和這些聲音的卻是鼓。一,是萬事之本源,能堅守一的人可以治理好天下。”高祖認為這話很正確,賜給他通玄先生的稱號,後來沒有人知道他是如何終老的。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