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狂人”譚盾的理想與現實喻盈他狀態年輕,留着平頭,一身天藍棉麻襯衫、貼身亮橙T恤、...

來源:國語幫 1.04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狂人”譚盾的理想與現實喻盈他狀態年輕,留着平頭,一身天藍棉麻襯衫、貼身亮橙T恤、...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

“狂人”譚盾的理想與現實

喻 盈

他狀態年輕,留着平頭,一身天藍棉麻襯衫、貼身亮橙T恤、白*長褲,**搭配頗有些“小清新”,也隱約顯露依然緊緻的身體線條。

他就是譚盾。他認為,自信是最大的資本,又説:“湖南人的氣質是既鬼氣又放蕩,既浪漫又高尚,既理想又現實”。這個有“霸蠻”*格的湖南人,頭腦中沒有框框。他的確是永遠的“年輕人”,不斷嚐鮮。2013年推出的是“微電影交響詩”,之前他在做的是“建築音樂”、“互聯網交響樂”,還想嘗試“互聯網歌劇”。

“建築音樂”的實施地,是他位於上海郊區古鎮朱家角的工作室“水樂堂”。他請來磯崎新工作室的建築設計師,把一幢水鄉老宅改造成聲音劇場,下層是現代極簡的鋼結構支架,以便將屋外的河水引入屋內,而上層,依舊是*傳統民居的木質樣式。

不止如此。他還創作了專在水樂堂演出的《天頂上的一滴水》,把河流當琴絃,把他改造的這個建築當成一件樂器。一出場,樂手們便敲擊水樂堂的鋼樑和鐵梯,是為“鋼鐵搖滾”。然後天頂上水滴墜落,那聲音被建築的迴響不斷放大,好似一支水的交響樂隊。

譚盾又一次實現了他所擅長的“東西方交匯、古典與現代合流”。他形容這是李白所説的“大音自成曲,但奏無絃琴”。但實際上他總是在把“大音希聲”變成具體的可見、可觸、可聞、可感,光是樂音還不足夠,各種多媒體都是他的武器。

對於這些,譚盾説,他要感謝紐約,“到了紐約,你瘋狂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1986年,譚盾從*音樂學院作曲系研究生畢業,拿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獎學金飛往紐約,繼續攻讀博士學位。那時他在國內已經成名,與葉小綱、郭文景等並稱*音樂學院“四大才子”,還為電影《火燒圓明園》寫了主題曲《豔陽天》。他的“離經叛道””也初露端倪。22歲時創作第一部交響樂作品《離騷》,他就加入了鼓、簫等*民樂元素,因為過於前衞而引起極大爭議。他還記得老師拿着他的曲譜,皺起眉,用四川話問:“你有那麼深刻沒有?”

奔向紐約的譚盾,攜帶着滿身鋭氣和滿懷雄心。第三天,他就被震了一下。他穿了件汗衫,被學校的*留學生、學者聯合會叫去座談,結果在會場見到了西服革履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和建築界最高獎普利茲克獎得主貝聿銘。李政道跟他談話,談的都是音樂。譚盾有點蒙,心想: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我才能夠跟這些人對話?

譚盾很快察覺到,紐約是分層的。哥倫比亞大學代表的是學術圈,是精英文化,斯文、嚴謹、刻苦耐勞、對知識的追求永無止境;而紐約大學和藝術家聚集的格林威治村,則是通俗文化、前衞藝術生機勃勃的催化地。

譚盾覺得他之所以成為現在的自己,得益於同時在哥倫比亞大學與紐約大學的“浸淫”。“你會發現我的創作裏,既有哥大訓練帶來的知識面,又有下層那種狂妄、實驗、不屑一顧的膽量。”

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那段“又窮又浪漫”的時光裏,譚盾已經做出了後來使他聲名大噪的陶樂、水樂、紙樂實驗。燒製罈罈罐罐,揉搓、撕扯紙張,探索它們的發聲,這位音樂青年有時看上去更像個裝置藝術家。他也的確在當代藝術圈引起了波瀾。1990年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還邀請他展出了他為作品《九歌》自制的一組陶樂器。

那時候他住在*城的地下室,室友是如今的著名導演顧長衞。《九歌》首演的海報,就是顧長衞在這地下室裏替他拍的。“我沒有錢去工作室拍照。顧長衞説,這還不簡單嗎。他拿繩子串起幾件*古樂器,掛在一個架子上,然後讓我在那前面席地而坐。他把相機架上,設定成*,自己舉個手電筒站一旁給我打光。我最好的一張照片就是這麼拍出來的。”

譚盾喜歡紐約。他説紐約讓他看到自己,自己就是最大的資本,“‘你’就是價值”。

但是,譚盾仍覺得,要真正獲得世界*的影響,還是得藉助“上層的訓練”。他想到了交響樂,“全世界有多少交響樂團?交響樂團就是世界*的音樂平台!我決定我就要做這個,把陶樂、水樂、紙樂放進交響樂裏去”。

就像他所預期的,全世界交響樂團都成了他的舞台。然後,他又往更“上層”去,發展出一套有意與西方“樂音音樂”相對應的“有機音樂”體系——陶樂是土地之聲,水樂是河流之聲,紙樂是風之聲,一切自然之聲,都被他用創作的“巫術”驅趕,攻佔曾被主流音樂體系壟斷的殿堂。

這個湖南人站在聚光燈下,不是偶然。(有刪改)

1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A.傳記開頭寫“狀態年輕,留着平頭,一身天藍棉麻襯衫、貼身亮橙T恤、白*長褲,**搭配頗有些‘小清新’”,意在表現譚盾自信的精神狀態。

B.“湖南人的氣質是既鬼氣又放蕩,既浪漫又高尚,既理想又現實”,文中引用譚盾的這句話主要是為了突出譚盾作為湖南人的驕傲之情。

C.譚盾的“離經叛道”很早就顯現出來了,他的第一部交響樂作品《離騷》因過於前衞而引起極大爭議,但他的老師仍支持他繼續走下去。

D.譚盾為實施“建築音樂”,曾將位於上海郊區古鎮朱家角的一幢水鄉老宅改造成為聲音劇場,以河流和建築作為樂器進行音樂演出。

E.紐約求學的經歷對譚盾影響很大,“到了紐約,你瘋狂的程度是不一樣的”,譚盾在紐約求學時學到了自由、浪漫,學到了狂妄、實驗、不屑一顧。

12.文章中提到了在譚盾眼中哥倫比亞大學與紐約大學的不同,這樣寫有何作用? 請簡要分析。

13.聯繫全文回答:“‘狂人’譚盾”的“狂”表現在何處?

14.文末説“這個湖南人站在聚光燈下,不是偶然”,請聯繫文本和現實,談談你對“不是偶然”的認識。

【回答】

11.(1)(5分)AD(答A 給3分,答D給2分,答E給1分。)

12.(6分)、示例:①點明兩所大學給予譚盾的不同濡染與影響,揭示了譚盾嚴謹刻苦、勇於追求的精神品質與狂放不羈、大膽創新的思維意識的源頭;②與文章標題相呼應,指出譚盾的富有理想又踏實認真的*格的形成原因;③為後面寫譚盾在音樂上追求更上一層做鋪墊。(每點2分,大意對即可)

13.(6分)示例:①他自信,頭腦中沒有框框,永遠“年輕”,不斷嚐鮮。②他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離經叛道”,在自己的交響樂作品《離騷》中加入了簫、鼓等民樂元素;③他在紐約求學期間不斷尋求音樂上的創新,做了後來使他名聲大噪的陶樂、水樂、紙樂實驗。(每點2分,大意對即可)

14.(8分)示例:①(4分)譚盾能夠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是有原因的:譚盾具有湖南人既鬼氣現實又浪漫理想的獨特氣質,有着“霸蠻”的*格;譚盾不滿於現狀,勇於創新,有敢於探索的開拓精神;譚盾永遠保持着年輕狀態,不斷嚐鮮,追求“更上一層”,有上進心;譚盾認同自我,相信自己,有“‘你’就是價值”的自我意識。(答出兩點即可得4分,大意對即可)②(4分)每個偶然其實都是必然,本來就不存在偶然。看似偶然的成功,其實都是必然鋪墊而成。紮實走好每一步,最終會獲得想要的成功,譚盾的成功是這樣的,這也啟發我們,想要實現理想,想要獲得成功,就要不斷學習,不斷創造,厚積薄發。

【解析】

11.

試題分析:選項B“作為湖南人的驕傲之情”錯誤,應該是顯示自己的自信;選項C“但他的老師仍支持他繼續走下去”文中沒有依據或和文藝背離;選項E“自由、浪漫,學到了狂妄、實驗、不屑一顧”是在兩所大學得到的,不單是紐約。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綜合分析文章的題目,涉及到文章的細節、結構、傳主的品格等,試題命制的錯誤選項多為無中生有,牽拉因果、傳主的品格和所舉的事例不對應。答題時注意和文章仔細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注意1分選項,1分選項多為絕對、不全面、牽強、似是而非等特徵。此題的主要錯誤B是曲解文意,C是無中生有,E是似是而非,含糊不清。

12.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關於文章結構的題目,首先要明確文章的體裁是人物傳記,明確了這一點分析這兩所大學對傳主的影響,再從文章結構的角度分析作用。

【考點定位】分析語言特*,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這是一道分析語段作用的題目,首先要答出語段的具體內容,然後分析突出傳主的哪些方面的*格特徵,最後分析該段落在文章結構方面的作用,這兩所大學的特徵及對傳主的影響是“給予譚盾的不同濡染與影響”使譚盾形成“嚴謹刻苦、勇於追求的精神品質與狂放不羈、大膽創新的思維意識”;段落的作用是“與文章標題相呼應”“為後面寫譚盾在音樂上追求更上一層做鋪墊”。

13.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信息篩選的題目,注意找準區位,首先明確要求是“狂”的表現,注意文中不同時期傳主的表現“他自信,頭腦中沒有框框”“離經叛道”,“他在紐約求學期間不斷尋求音樂上的創新,做了後來使他名聲大噪的陶樂、水樂、紙樂實驗”。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信息篩選的題目,首先要求審清題幹,確定答題的方向,如此題的“貢獻”,應該是一些成果*的東西,如新的發現,理論著作等。通過分析題幹確定試題的類型是局部信息篩選還是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篩選要鎖定區位,對段落進行簡單的劃分,分出層析,找到關鍵詞語,聯詞成句分條作答;綜合信息篩選要立足全文,對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篩選文中的重要語句,整合後作答。重點關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條作答。

14.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探究題,題目要求談談不是“偶然”的看法,變句話説就是其中的“必然因素”,主要應從傳主的優秀的品格入手進行分析,答題時首先答出那些優秀的品質,然後再從文中找到具體的事例進行論*。

【考點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技巧點撥】探究的題目一般有兩個方向,一是向內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內挖掘的題目主要是概括傳主的某些品質,本題第一問就是如此,答題時首先概括出傳主的品質,然後列舉文章中的具體事件説明,不要脱離文本隨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針對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對自己的啟示,答題時實現明確自己的觀點,然後結合生活中的事例進行論*,論*要圍繞自己的觀點進行,做到中心突出、簡單明瞭。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閲讀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