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只有一個地球》為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提供的背景材料,...

來源:國語幫 2.27W

問題詳情:

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只有一個地球》為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提供的背景材料,...

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只有一個地球》為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提供的背景材料,材料由40個國家提供,在50多個國家152名專家的協助下完成。該書呼籲各國*重視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下表為該書不同中文版譯序節選:

版本

中文版譯序節選

石油化學工業出版社1974年版

這本書圍繞人類環境問題,散佈了許多錯誤的、反動的論點迎合了超級大國和壟斷集團的需要。妄圖使人們相信解決環境問題是根本不用去觸動造成污染的主要根源——資本主義這一罪惡制度,妄圖轉移世界反殖、反霸、反帝鬥爭的大方向。為了便於在這一領域中與帝、修、反開展爭鋒相對的鬥爭,我們把《只有一個地球》一書譯出,作為反面教材,供領導和有關同志批判。

1983年版出版的《*百科全書·環境科學卷》

本書指出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呼籲**重視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對於推動各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有着廣泛的影響。

1997年吉林*出版社將本書列入“綠*經典文庫”

當年出席斯德哥爾摩會議的*代表成員曲格平在為它寫的序言中將其稱為‘世界環境運動史上一份有着重大影響的文獻。

根據料中*和世界形勢的巨大變化,結合所學知識,自擬論題,並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要求;明確寫出論題,闡述必須史論結合。

【回答】

示例論題:新*環保意識的轉變。

闡述:20世紀70年代,*工業落後,環保問題不突出;“左”傾思想嚴重,意識形態僵化;環保意識淡薄,對世界環保活動存在偏見;這不利於自身的發展,也有損國家形象。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行改革開放,調整外交政策,隨着中外交往的擴大,*對世界和環保有更正面的認識。20世紀90年代,隨着兩極格局解體,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可持續化發展觀唸的確立,以及*經濟發展中的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環保意識增強,*加強環境保護並加強*合作,有利於*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影響力的提高。當然,解決環境問題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解析】

材料體現出“*和世界形勢的巨大變化”,我們要從這些變化入手,分析產生變化的原因,論題也可以從這一方面切入,分析*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發展變化,結合體現出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具體史實,概括出*的努力。

知識點:生態保護、環境保護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