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明確規定:“謬(1n)力本業(努力搞好農業),耕...

來源:國語幫 1.4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明確規定:“謬(1n)力本業(努力搞好農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徭役。”……極大地調動了民眾務農和作戰的積極*。   ——劉玉峯《商鞅變法農戰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鉅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                -----《漢書·食貨志》

材料三 觀察下列春秋戰國時期的兩幅圖:

閲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明確規定:“謬(1n)力本業(努力搞好農業),耕...閲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明確規定:“謬(1n)力本業(努力搞好農業),耕... 第2張

 (1) 根據材料一,指出商鞅採取什麼措施調動了民眾務農的積極*。(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並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話來概括商君所為的歷史作用。(8分)

(3)從材料三的兩幅圖中,你能獲取的歷史信息是鐵農具和牛耕技術出現並推廣,這些信息説明了什麼?(2分)

【回答】

 (1) 重農抑商,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獲得獎勵

(2)事件:商鞅變法。

措施:廢井田制;獎勵耕戰;獎勵*功;重視農業。

作用:“傾鄰國而雄諸侯”。

(3)説明:當時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

知識點: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題型:材料分析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