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明確規定:“僇(lù)力本業(努力搞好...

來源:國語幫 1.83W

問題詳情:

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明確規定:“僇(lù)力本業(努力

搞好農業)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明確規定:“僇(lù)力本業(努力搞好...,耕織致粟多者,復其身(免除徭役)。” ……極大地調動了民眾務農的積極*……。

——摘編自劉玉峯《商鞅變法農戰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⑴據材料一,指出秦國任用商鞅變法的時間,概括商鞅變法在經濟方面所實行的措施的作用。

材料二   魏主(孝文帝)欲變北俗,引見羣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

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

——摘自《資治通鑑》

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的“北語”、 “正音”分別指什麼?

⑶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商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點。

 

【回答】

⑴時間:公元前356年; 作用:極大地調動了民眾務農的積極*

⑵“北語”:鮮卑語; “正音”:漢語。 (順序顛倒不得分)

⑶共同點:都順應歷史發展潮流,與時俱進;都推動了社會進步;改革者勇於同守舊勢力做鬥爭。

 

知識點:北魏*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題型:材料分析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