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述類文本閲讀(共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的姓氏產生於什麼時候?一般認為可以...

來源:國語幫 1.44W

問題詳情: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共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的姓氏產生於什麼時候?一般認為可以...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共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的姓氏產生於什麼時候?一般認為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會。那時的人們按母系血緣分成若干氏族,每個氏族都以圖騰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區別的族號,這個族號就是“姓”。同一母系血統的氏族子孫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為若干支族,遷徙到不同的地方生活,每個支族都要有一個區別於其他支族的稱號,這個稱號就是“氏”。一個氏族分成多少個支族,就有多少個氏。因此可以説,姓代表母系血統,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變的,氏是可變的;姓區別血統,氏區別子孫。這就是姓與氏在最初階段的根本區別。

進入夏、商、週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區別以外,又帶上了濃厚的階級**,特別是氏,都是由統治者賜封而來的。這時的氏已經是貴族地位的標誌,貴者有氏,賤者無氏。如果封邑、官職或居住地發生變化,氏也就會跟着變化。這就是史書上所説的“男子稱氏以別貴賤”。另外,夏、商、週三代,嚴格實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時都要用姓標明血統,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等排行,如孟姜、仲姜,孟姬、仲姬等。周代的晉、魯兩國不能通婚,因為都姓姬;但秦、晉兩國卻可世代通婚,因為秦國姓嬴。這就是史書上所説的“女子稱姓以別婚姻”。漢代以後,姓氏合一,統稱為姓。

姓氏的來源相當複雜。帶女字旁的姓氏,如姬、姜、嬴等,是母系氏族社會女*崇拜的反映;以動植物或其他自然物為姓氏,如馬、牛、花、葉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圖騰;以封國、采邑或職官、爵位為姓,如齊、宋、司馬、公孫等;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東方、西門、陶等;以祖先族號、諡號為姓,如唐、夏、商、康等;還有出於帝王意志與*目的避諱賜姓,因戰亂人禍避難而改姓,由少數民族漢化而來的姓等。

姓氏是公共的,名是個人的。自古以來,*人就很講究命名,而命名的出發點與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漢代是中華大一統帝國的初始階段,國力強盛,“安國”“奉漢”“勇”“超”“雄”等名字,張揚的是漢代人雄渾闊大的氣勢。西漢王莽禁取複名,人們多取單名,直到東漢、三國,單名依舊盛行,因此一部《三國志》,人物幾乎都是單名。到魏晉南北朝,因單名重複太多,複名又興盛起來,由於受士大夫清高風氣的影響,人們取名喜歡用“之”字,如王羲之、顧愷之、裴松之等。以後數代,取名均受時代影響。古代的*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來,所以統稱為“名字”。如楚人屈原,本名平,原是字;如朱熹,字元晦。

近年來隨着全球尋根熱的興起,海外炎黃子孫紛紛歸國,尋根問祖。姓氏成為他們追尋家世淵源、謁祖朝宗的重要依據。“姓氏”這一傳統文化,在團結海內外炎黃子孫、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仍具有現實意義。

1.下列有關“姓氏”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人們普遍認為,姓氏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它是用以區分若干氏族和支族的符號。

B.姓氏來源十分複雜,有的姓氏體現了母系社會對女*、某種動植物或其他自然物的崇拜。

C.“男子稱氏以別貴賤”“女子稱姓以別婚姻”説明姓氏在夏商周時代具有濃厚的階級**。

D.姓氏不僅具有社會意義,而且具有文化內涵。同時,姓氏也成為人們尋根問祖的重要依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同一母系血統的子孫不斷增加和流動,為代表氏族分支的“氏”的產生提供了客觀條件。

B.夏商周時代的“氏”由統治者賜封而成,“貴者有氏,賤者無氏”説明“氏”已經成為人們社會地位的標誌。

C.*人起名的出發點與所處時代的社會生活的密切關係,例如“揚雄”“班超”這些名字就帶有時代的烙印。

D.漢代時,人們多起單名;魏晉時,複名又興盛起來。這是當時統治者和社會風氣的影響所致。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一個“姓”下可以有多個“氏”,“氏”可以理解為“姓”的分支,可見“氏”的產生比“姓”要晚一些。

B.周代的晉魯兩國不能通婚,嚴格實行“同姓不婚”制度,是對人*的扼殺,是不合理的。

C.按照古代姓氏的命制來看,“孟姜女”並不是指姓“孟”的女子,而是指“姜”姓人家的大女兒。

D.姓氏是公共的,有着區分血緣關係的社會意義;而名字是個人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個*風采。

【回答】

1.C    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C項,“‘女子稱姓以別婚姻’説明姓氏在夏商周時代具有濃厚的階級**”理解錯誤,“女子稱姓以別婚姻”是為了説明夏商周時期實行“同姓不婚”的政策。

2.D    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D項,“漢代時,人們多起單名”理解錯誤,原文是説“西漢王莽禁取複名,人們多起單名”。

3.B    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B項,“是對人*的扼殺,是不合理的”理解錯誤,周代晉魯兩國嚴格執行“同姓不婚”是因為“同姓”的兩國來自相同的血統,有一定的合理*。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