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言文閲讀文言文閲讀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帝親拔為第一。鹹淳九年...

來源:國語幫 2.39W

問題詳情:

三、文言文閲讀文言文閲讀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帝親拔為第一。鹹淳九年...

三、文言文閲讀

文言文閲讀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帝親拔為第一。鹹淳九年,起為湖南提刑,因見故相*萬里。萬里素奇天祥志節,語及國事,愀然曰:“吾老矣,觀天時人事當有變,吾閲人多矣,世道之責,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贛州。德祐初,*上報急,詔天下勤王。天祥捧詔涕泣,發郡中豪傑,有眾萬人。事聞,以*西提刑安撫使召入衞。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徵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盡以家貲為*費。明年正月,除知臨安府,尋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如*中請和,與大元丞相伯顏抗論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鎮*。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轉至高郵,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趨南嶺。天祥方飯五坡嶺,張弘範兵突至,天祥倉皇出走,千户王惟義前執之。至潮陽,見弘範,左右命之拜,不拜,弘範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崖山,使為書招張世傑。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崖山破,弘範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終不屈也,召入諭之曰:“汝何願?”天祥對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願賜之一死足矣。”然猶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贊從天祥之請,從之。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拜而死,年四十七。

(節選自《宋史 文天祥傳》)

11.對下列句中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    對:對答

B.萬里素奇天祥志節            素:向來

C.天祥夜亡入真州              夜:在夜晚

D.天祥臨刑殊從容              殊:不同

12.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徵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

B.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徵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

C.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徵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

D.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徵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

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鹹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時遇見舊相*萬里,談及國家大事,*萬里容*改變,認為改變社會狀況的責任大概在有志節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進逼愈急,皇上下詔號召天下起兵幫助朝廷抗敵,文天祥“發郡中豪傑”響應,有眾萬人,並傾盡家財為*費,領兵入衞。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顏談判時據理力爭,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帶到鎮*,後來趁夜*逃離,最後來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將張弘範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嶺被執。崖山被攻破後,文天祥被送往京師。元朝百般勸降,他堅決不屈服,最後從容就義。

14.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

(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範遂以客禮見之

【回答】

11.D

12.B

13.C

14.(1)期望(希望)天下有一聽到消息就立刻行動的忠臣義士。(2)(張弘範)的近侍(身邊的人)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下拜,張弘範於是就以禮相待(用對待客人的禮節對待他)。

【解析】

11.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靠平時對課文知識的積累,在課外文言文閲讀當中,辨析重要詞語的含義正確與否,有時就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根據上下文推斷出其詞義,D項,殊,特別。所以選D。

考點: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1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斷句。抓住句中“一旦、無、吾、故、而”這幾個標誌*詞語,再結合句意就可做出正確選擇。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13.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着選項回到原文,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鍵詞語的誤譯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C項,“元朝都城”應為“元**營”。所以選C。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4.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翻譯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應將待譯句子放回語境去理解,也應注意儘可能直譯,將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落實,補出省略成分,將特殊句式按現代漢語習慣譯出。翻譯時需重點翻譯的詞語:(1)“庶”,句式——定語後置句。(2)①兩處省略;②古今異義詞“左右”;③虛詞“遂”和“以”。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文言文翻譯】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二十歲中進士,在集英殿對答皇上的策問,被皇上親自選拔為第一。鹹淳九年,被提拔為湖南提刑,順便拜見原丞相*萬里。*萬里一向認為文天祥有極高的意志節*,談及國家大事,*萬里改變容*説:“我已經老了,綜觀天時將有變化,我見過的人才很多,改變社會狀況的責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你可要竭盡全力。”鹹淳十年,改任贛州知府。德祐元年,元*進逼愈急,皇上下詔號召天下幫助朝廷抗敵,文天祥捧着詔書大哭,郡中豪傑羣起響應,有眾萬人,朝廷知道後,讓文天祥憑*西提刑安撫使的身份領兵入衞。他的好友勸阻他,文天祥説:“既然國家撫養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國家遇到緊急情況,向天下徵集兵員,竟然沒有一人一馬響應入關,我對此非常遺憾,所以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動來對眾宣示,期望天下有一聽到消息就立刻行動的忠臣義士。”於是傾盡家財為*費。第二年正月授任臨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樞密使,朝廷派他到元營請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顏在皋亭山談判時據理力爭。元丞相伯顏氣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隨元*到了鎮*。後來趁夜*逃到真州,輾轉到了高郵,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嶺。文天祥正在五坡嶺吃飯,張弘範的*隊突然抵達,文天祥倉皇出逃,千户王惟義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陽,帶去見張弘範,張弘範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張弘範以禮相待,帶他一起到崖山,讓他寫信去招降張世傑。文天祥説:“我不能護衞皇上,還教別人背叛皇上,能這樣做嗎?”張弘範堅持要他寫勸降信,文天祥就將他過零丁洋時所寫的詩寫出來交給張弘範。崖山被攻破之後,張弘範派人護送文天祥去京師大都。文天祥在北方共有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終不屈服,於是元世祖召文天祥入朝,對他説:“你有什麼願望?”文天祥回答説:“文天祥受大宋恩澤,擔任宰相,怎能臣事他姓之人呢?只願賜死就滿足了。”可是元世祖還是不忍心殺文天祥,就讓他退下了。有人進言,竭力贊成依從文天祥的請求,元世祖同意了。文天祥臨刑時特別從容,對吏卒説:“我的事結束了。”向南方行了拜禮後死去,死的時候年僅四十七歲。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