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公元1世紀,阿拉伯商人將*精美的細棉布帶入歐洲。15世紀,英格蘭開始出現...

來源:國語幫 9.97K

問題詳情:

閲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世紀,阿拉伯商人將*精美的細棉布帶入歐洲。15世紀,英格蘭開始出現棉花種植,隨後被英國殖民者帶到了英國北美殖民地。棉織品的魅力漸漸征服了歐洲人,對棉織品的需求與日俱增。18世紀中葉,棉紡織業率先出現了機器生產,英國工業*由此開始。工業化生產擴大了對棉花的需求。英屬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條件適宜,棉花種植業迅速發展起來,成為英國的主要棉花原料供應地,創造了所謂“棉花王國”的神話。            ——摘編自(法)埃利·奧森納《棉花國之旅》等

材料二  棉花生長髮育的適宜温度為25~300C,開花、結玲和纖維發育要求在200C以上,光照充足。15世紀英國開始出現棉花種植,但其棉花種植業並未得到迅速發展。圖6示意英國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氣温、降水量。

閲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公元1世紀,阿拉伯商人將*精美的細棉布帶入歐洲。15世紀,英格蘭開始出現...

(1)分析限制英國棉花種植的氣候條件。(4分)

(2)説明18世紀英國作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優勢及問題(12分)

【回答】

 (1)緯度位置較高,氣温偏低(2分);受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全年多雨,光照不足(2分)。

(2)優勢:機器設備與生產技術領先(2分);市場需求量大(2分);原料(棉花)供應充足(2分);優良港口多,利於棉花和棉布進出口運輸(2分)。

問題:大量的棉花和棉布進出口增加了運輸成本(2分)。

知識點:區域可持續發展 單元測試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