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探究:“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主席用通俗的語言表達了人類一個永恆的課題—...

來源:國語幫 2.78W

問題詳情:

綜合探究:“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主席用通俗的語言表達了人類一個永恆的課題—...

綜合探究:“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主席用通俗的語言表達了人類一個永恆的課題——保障糧食安全。徐州某校九年級一班同學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圍繞這一課題,蒐集多則史料,進行系列探究。請你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參與活動,回答問題。

    【世界篇】

材料一  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什麼?……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説,新經濟政策的靈魂在於給農民發展經濟、謀求生計的應有的自由自*利。

    ——新華出版社2010年版《蘇聯真相——對l01個重要問題的思考》

  (1)新經濟政策給了農民怎樣的“自由自*利”?斯大林執政後,逐步形成了什麼經濟體制代替了新經濟政策?

材料二  “大蕭條”到來後,農民每收一英畝小麥,就要虧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當燃料,比賣玉米買煤燒還合算。肉價慘跌,一隻羊送到市場,運費一元一角,售價不足一元,西部牧場主牲畜賣不掉又養不起,只好宰殺後拋入山谷。另一方面,部分必須品的價格又不像農產品價格下跌那麼大,農民因無力償還債務,l929—1933年間,有l00多萬户農民因被取消抵押品贖回權而失去了他們的財產。

——(美)威廉·曼徹斯特《光榮與夢想》

(2)據材料二,概括説明“大蕭條”中美國的農業現狀。羅斯福新政針對這一問題採取的措施是什麼?

【*篇】

材料三  夫欲盛而費廣,費廣而賦重,賦重*愁,民愁則國危,國危則君喪耶!

    ——唐太宗

(3)唐太宗這句話包含了什麼治國思想?在其統治政策中是如何體現的?(2分)

材料四  *早在1958年11月的第一次鄭州會議上指出:“在沒有實現農村的全民所有制以前,農民總還是農民,他們在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總還有一定的兩面*(即*和保守)。”在1959年2~3月的第二次鄭州會議上,他幾次重申了這一論斷,並認為,在現階段,在工農關係中仍然扮演着“老大哥”角*的是工人,而不是農民。

——《劍橋中華*共和國史》

(4)1958年,*為提高公有化程度,改變農民的地位,採取了什麼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對我國農業發展造成了什麼危害?

材料五  我剛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萬多個生產隊,只有10%的生產隊能維持温飽;67%的隊人均年收入低於60元,40元以下的約佔25%。我這個第一書記心裏怎麼能不犯愁啊?                       

——萬里《農村改革是怎麼搞起來的》

(5)據材料五,概括説明1977年安徽農村存在什麼嚴重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安徽省率先在農村採取了什麼措施?

【綜合篇】

(6)綜合分析上述古今中外的主要案例,指出不同國家(或*)解決糧食問題的共同目的。

【回答】

(1)用固定的糧食税代替餘糧徵集制,納税後剩下的糧食歸農民支配。

      實行以國家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或斯大林體制、斯大林模式)。

    (2)農產品價格大幅下跌,農民破產。  縮減農業產量,穩定農產品的價格,*以優惠貸款補償農民的損失,以復興農業。

(3)重視民生。輕徭薄賦。

    (4)*公社化運動。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妨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5)貧窮落後,糧食短缺。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6)保障糧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知識點:中華*共和國的成立

題型:材料分析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