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人所追求的理想,而近代化的核心則是工業化。閲讀下列圖表和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問題...

來源:國語幫 2.19W

問題詳情:

近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人所追求的理想,而近代化的核心則是工業化。閲讀下列圖表和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問題...

近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人所追求的理想,而近代化的核心則是工業化。閲讀下列圖表和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早期民族企業

地點

創辦人

企業名稱

上海

方舉贊

發昌機器廠

南海

陳啟沅

繼昌隆繅絲廠

天津

朱其昂

貽來牟機器磨坊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南通人張謇創辦的南通大生紗廠等企業發展很快,僅大生紗廠一、二廠,到1921年就獲利白銀一千六百多萬兩,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戰期間獲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張謇的企業就每況愈下了。

材料三  (通久源紗廠)紡紗機器現經安妥,開工在即,外洋機器廠派洋人二名來甬(寧波),已為該局僱傭……寧波道台已批示慈溪縣的仁乾及其他華商商號,準其建立一個火柴廠製造火柴。他們準備暫時僱傭日本工匠……這是一個新創舉,可使*在這種一向被外國入口貨獨佔的行業中,今後也可分得一分利潤。這工廠將設於偏僻的處所,不至於使城市中人覺得討厭或影響健康。                    ——孫毓棠編《*近代工業史資料》

材料四  1897年4月,湖廣總督張之洞上奏,在概述數年以來*新式工業興辦情況後,接着指出:“洋商見我工商競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計阻抑,勒價停市。上年*浙、湖北等省繅絲、紡紗各廠,無不虧折,有歇業者,有抵押於洋商者。以後華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獨攬之勢。”                                  ——金普森等編《浙*通史》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企業與明代“機房”相比,在生產技術上最大的不同點是什麼?其地點分佈具有什麼特點?(4分)

(2)閲讀材料二,説説為什麼張謇的企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迅速發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10分)、

(3)根據材料三、四,指出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此外還有哪些阻力?(6分)

 

【回答】

(1)不同點:.明代“機房”主要為手工勞動,民族企業是機器生產。(2分)

特點:近代民族企業多分佈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2分)

   (2)一戰期間迅速發展的原因:(8分)

①*亥*為民族工業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和社會條件;

②羣眾*反帝愛國運動有力地推動

③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鬆了對華經濟侵略

④實業救國口號的提出和愛國心的驅使。

 20年代中期衰落的原因:

一戰結束後,歐洲列強捲土重來,不斷擴大對華侵略;(2分)

     (3)最大障礙是西方列強對*的經濟侵略。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6分)

知識點:近代*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